但有形如槁,元无货可珍。
四方长逆旅,一念即明神。
漫仁缘将母,非材敢教人。
无功叨廪禄,祗觉蠹吾民。
王阮(?~一二○八),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都昌主簿,移永州教授。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新昌县(本集《和渊明归去来辞》序)。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改知抚州。宁宗庆元初韩侂胄当政,闻其名,特命入奏,遣客诱以美官,王对毕即出关,侂胄怒,批旨予奉祠,于是归隠庐山。嘉定元年卒。有《义丰文集》一卷。《宋史》卷三九五、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三有传。 王阮诗,以宋淳祐三年王旦刻《义丰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次韵叶教二首》是宋代诗人王阮创作的作品。这首诗的内容表达了王阮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触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只有外表枯槁,却没有可珍之物。
四方来的旅人长久逆境,一念即可明悟神奇。
广泛关怀母亲的恩情,不敢教导别人。
虽然没有功绩得到丰厚待遇,却深感腐败侵蚀我民众。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和社会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和社会现象的思考。诗中揭示了虽然外表平凡,但内心的体悟却是珍贵的。旅途中的困苦与逆境使人更加明白人生的奥秘。作者深切感激母亲的慈爱,但却谦逊地表示自己不敢以此教导别人。他觉得自己虽然没有取得显著成就,但却深切感受到社会腐败对人民的侵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个人和社会的思考。作者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平凡中蕴含深刻的人生感悟。他认识到人生的真谛并非取决于外表的华丽,而是内心的明悟和对众生的关怀。诗中的"四方长逆旅"揭示了人们在逆境中触发灵感和智慧的可能性,一念之间便能领悟生命的奥秘。作者以谦逊的态度表示自己不敢以此教导别人,表明他对人际关系的谦逊和谨慎。最后,作者对社会的腐败现象表示深切关注,他认为腐败侵蚀了民众的利益,对此表示警醒。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通过朴素的表达和平淡的情感,传递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呼唤人们关注内心的成长和真实的价值,同时警醒社会要关注民众的福祉,避免腐败的侵蚀。
区宇半荆棘,干戈犹未休。屡空无计奈,多病不禁愁。农具应须办,朝簪便合投。全家耕谷口,一饱更何忧。
郊天社地君所重,翦秸刲匏微得供。秦皇汉帝陋古初,桀畴殊坛倾力奉。年年属车九重出,羽卫千人万人从。黄金日搜尽崖窟,飞樯走箠华夷动。马蹄路南村有社,里老邀神迎且送。荒林破屋风雨入,野鼠山狐狼藉共。何言茅箸古瓦瓯,稻饭豚蹄人得用。
田家禾黍方登场,枯桑索索天雨霜。黄花篱落尚可醉,今我不乐思武昌。武昌使君半年别,前日书来慰愁绝。想思为我作西亭,徙倚阑干只明月。大材开府何优游,政声日随江水流。赐金增秩未为宠,咫尺丹诏催归辀。灯前春雨同挥翰,南风吹船着淮岸。云间过雁唤愁生,短褐饭牛歌夜半。
天香亭下影婆娑,四畔高林结绿萝。云外飞仙不曾见,唯应翠树阅人多。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喜老时。明著衣冠为士子,高谈仁义作男儿。敢於世上明开眼,肯向人间浪皱眉。六十七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