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余子侯游石泵》

竹杖椶鞋意自便,藓墙莎径色相鲜。
平畴涨麦云连海,绝壁蟠松盖倚天。
竟日虎岩延眺瞩,何时蟹井费攀缘。
归来幽独不成寝,山月侵廊钟韵圆。

作者介绍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爲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爲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韵余子侯游石泵》是宋代黄公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竹杖和椶鞋随心所便,藓墙和莎径色彩鲜艳。平坦的田野上涨起麦浪,云朵似海连绵不断,陡峭的悬崖上蜿蜒着参天的松树,好似覆盖着苍天。

整日在虎岩上眺望远方,不知何时才能到达蟹井。归来后,幽静孤独无法入眠,山中的明亮月光透过廊子,钟声回荡,音律圆润。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竹杖、椶鞋、藓墙、莎径、涨麦、云海、绝壁、蟠松等元素,展现了作者游历山水的心境和所感所想。诗人利用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他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的追求,竹杖和椶鞋象征了随性自在的生活方式。藓墙和莎径的鲜艳色彩则传达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诗中的平畴涨麦、云连海、蟠松倚天等景象给人以壮阔和雄伟的感觉,展现了大自然的伟力和壮美。虎岩和蟹井则象征着作者的追求和向往,彰显了他对未知和未来的探索之心。

同时,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自然景观和内心的孤独感进行对照。归来后,作者的内心依然无法平静,感到孤独和寂寞,无法入眠。山中的明亮月光侵入廊子,钟声回响,给人以静谧的氛围,同时也加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感。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由、美好和追求的向往。同时,通过景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和抒发思想的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山水的游历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 《溪上》

    溪上玩秋水,使人意自清。烈烈回飚馀,鳞鳞夕浪生。有鱼可垂饵,有蒲可芼羹。況值新酒熟,鲑菜辛鹹并。兴来命一樽,樽至壶自倾。便值人间虑,浩然沧海情。

  • 《丁钦夫来宰吾县几三年清德美政兹不复道二诗》

    明月从来忌暗投,污渠尤忌映清沟。上书未办诛屠伯,束带何曾问督邮。袒裼直前当暴虎,善刀那见有全牛。区区三仕并三已,喜愠眉间了不留。

  • 《满庭芳 赠曹八先生》

    妙玄易解,心意难善。穷究如何长便。牢捉牢擒,争奈马猿跳健。十二时中返倒,斗唆人、生情起念。当发愿,便至死来来,与他征战。饶你十分颠傻,却怎禁,坚志专专锻炼。达悟知空,自是内观不见。才方生育天地,药炉中、日月运转。常清静,圣功生,神明出现。

  • 《福昌官舍后绝句十首》

    漫与东风作主人,栽培花草伴闲身。不辞伐竹成高架,收拾蔷薇一片春。

  •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

    月濛濛兮山掩掩,束束别魂眉敛敛。蠡盏覆时天欲明,碧幌青灯风滟滟。泪消语尽还暂眠,唯梦千山万山险。水环环兮山簇簇,啼鸟声声妇人哭。离床别脸睡还开,灯灺暗飘珠蔌蔌。山深虎横馆无门,夜集巴儿扣空木。雨潇潇兮鹃咽咽,倾冠倒枕灯临灭。倦僮呼唤应复眠,啼鸡拍翅三声绝。

  • 《安乐寺童谣》

    可怜安乐寺,了了树头悬。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