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增贡籍自端平,大比贤书拔众英。
学备六经俱里选,赋推五色以文鸣。
虽由黄卷能勤苦,皆藕朱轓与作成。
来岁锦标先夺得,天街听喝状元声。
赵汝鐩(一一七二~一二四六),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歷东阳主簿,崇陵桥道顿递官,诸暨主簿,荆湖南路刑狱司属官,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临安通判,诸军审计司军器监主簿,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知郴州,四年,爲荆湖南路提点刑狱(明万歷《郴州志》卷二),改转运使。移广南东路转运使。后以刑部郎中召,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温州(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八)。六年卒,年七十五。有《野谷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二《刑部赵郎中墓志铭》。 赵汝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群贤六十家集·野谷诗藁》六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嘉庆三年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袁州郑守鹿鸣宴》是宋代赵汝鐩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幕宴会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学识、才华和功绩的赞叹和祝愿。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朝代:宋代
作者:赵汝鐩
诏增贡籍自端平,
大比贤书拔众英。
学备六经俱里选,
赋推五色以文鸣。
虽由黄卷能勤苦,
皆藕朱轓与作成。
来岁锦标先夺得,
天街听喝状元声。
诗词通过描绘文人雅聚的宴会场景,表达了对学识和才华的赞扬和祝愿。首先,诗中提到了皇帝下诏增加贡献的名额,来自端平地区的学贤之士们通过才学竞赛脱颖而出。他们学习并备齐了六经(儒家经典),在文学创作中运用了多样的修辞手法,使得他们的作品声名远扬,赢得了赞誉。
诗词以“黄卷”指代六经,黄卷是古代儒家经典的书籍形式,意味着这些学贤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勤奋,才能具备卓越的才华和学识。他们的作品如同藕丝和红轓一样精美细致,展示了他们的才情和创作能力。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来年状元获得锦标的祝愿,预言了他的声名在天街上会被广泛传颂。这里的“天街”指的是皇城大街,是官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地区,听到状元的喝彩声意味着他的成就和才华得到了认可和赞赏。
整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学识和才华的推崇,赞美了那些通过学习和创作在士人社会中崭露头角的人们,并对他们的未来成功充满了美好的期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转过斜桥峡,林疏见草堂。松涛翻面浪,花雨杂天香。归鸟云千树,幽人月半床。凭阑忆明远,露下生微凉。
金藏木性木藏金。体难寻。火生*。二物烹煎,庚甲定浮沉。返本还元真体现,魂魄聚,净无阴。九阳消息自来临。耳鸣琴。运清音。唤出灵灵,越古与超今。遍界遍空无不是,显了了,这真心。
风阵阵。吹落杨花无定。酒病厌厌三月尽。花檀红自隐。新绿轩窗清润。月影又移墙影。手捻青梅无处问。一春长闷损。
月生西海上,气逐边风壮。万里度关山,苍茫非一状。汉兵开郡国,胡马窥亭障。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
朝元阁迥羽衣新,首按昭阳第一人。当日不来高处舞,可能天下有胡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