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曾端伯早春即事五首》

九畹春回未放兰,先饶堤柳变衰残。
阴阳代谢寻常尔,正好随流著眼看。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韵曾端伯早春即事五首》是宋代诗人郭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回归,九畹之地仍未绽放兰花,不过提前饶恕堤岸上柳树变得凋零。阴阳交替变化,这种情形并不稀奇,正好跟随水流一起注视着。

诗意:
这首诗词以春天初至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和轮回。诗人通过描绘兰花未放、柳树凋零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初期,万物尚未完全苏醒,但阴阳交替、四季更迭的规律仍在持续。诗人以自然景观为切入点,抒发了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深思。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示了春天初现的景象。九畹春回,意味着春天的到来,但兰花还未绽放,暗示着春天的初期,大自然尚未完全苏醒。作者提到堤岸上的柳树变得凋零,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事物的更迭。阴阳代谢,揭示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寓意着生命与死亡、兴衰的轮回。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抒发对生命和时间流转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界变化规律的敬畏之情。整首诗字句简练,意境清新,给人以自然、淡雅的感受,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抒情才华和对自然的热爱。

  • 《寄题林景思雪巢六言三首》

    万境人踪尽绝,百围天籁都沉。惟余冷淡生活,时复捻髭冻吟。

  • 《古柏》

    不训威音劫外春,错将西祖意瞒人。纷纷多是寻枝叶,谁向枯椿透法身。

  • 《句》

    一溪晓绿浮鸂鶒,万树春红叫杜鹃。

  • 《题桃源手卷》

    种柳栽桃总是春,兴亡千古一沾巾。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亚人。年号记曾题甲子,儿孙肯使识君臣。南阳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问津。

  • 《题润州金山寺》

    一宿金山寺,超然离世群。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 《赠施仙姑》

    缥缈吾家一女仙,冰容虽小不知年。有时频夜看明月,心在嫦娥几案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