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家文字足搜寻,间览容陪夏日临。
句里江山元自旧,笔端造化速宜今。
朱扉对启雄潭府,秀气平分入泮林。
青佩龙门行在望,跃鞭莫负使君心。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曾使君和删定鲍倅谯楼双门复旧观之作》是宋代虞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是虞俦在曾使君和删定鲍倅谯楼双门复旧观之后所作的回韵之作。诗人表达了对公家文字的认可和赞赏,认为它们充分搜寻了各种知识,读之令人心旷神怡。诗人在夏日临览中体味到文字的魅力和内涵。
诗中提到的“句里江山元自旧”意味着诗人在阅读文字之中,感受到了古人对江山的描述和描绘,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而“笔端造化速宜今”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字的创造力和变化的赞叹,认为文字应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展现出更快速的变化和创新。
诗中还出现了朱扉、雄潭府、泮林等地名,这些都是当时有名的地方。朱扉指的是官方的门户,雄潭府和泮林则是指文人雅士的居所。诗人以朱扉和雄潭府、泮林作对比,表达了文字在官方和文人之间的流传和应用,以及文字的美感和价值。
最后两句“青佩龙门行在望,跃鞭莫负使君心”是诗人对读者的呼唤和期望,希望读者能够怀揣着远大的志向,不辜负曾使君的期望和心意,积极地追求学问和进步。
赏析:
这首诗词以赞美文字和表达对文化的热爱为主题,通过描述文字的价值和作用,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地名和象征意象,以及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展示了文字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诗人对文字的赞美并不仅仅停留在传统观念上,他希望文字能够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展现出更多的创造力和变化。这种对文字的思考和期望,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文化创新和进步的追求。
整首诗词行文流畅,意境清新,用词简练而富有意味,通过对文字的赞美和呼唤,传递了一种追求知识、追求进步的精神。诗人以自己的诗文才华和学识,激励读者不负使君期望,勉励他们在学识和品德上不断努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池榭堪临泛,翛然散郁陶。步因驱鹤缓,吟为听蝉高。林密添新竹,枝低缒晚桃。酒醅晴易熟,药圃夏频薅。老是班行旧,闲为乡里豪。经过更何处,风景属吾曹。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从来别离地,能使管弦愁。江草带烟暮,海云含雨秋。知君五陵客,不乐石门游。
秋气凄清,秋光淡荡。鹭鸶飞下遥天,明月芦花一样。
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借者莫弹指,贫穷何足嗟。百年徒役走,万事尽随花。
空蒙初喜洒檐楹,忽听空阶点滴声。高枕便知宜夕睡,丰年不叹负春耕。多情幽草沿墙绿,无赖群蛙绕舍鸣。屈指清秋两旬近,却愁徂岁又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