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张姑夫感旧》

闻道江头柳色新,可怜不识洛阳尘。
景龙门外千锺酒,葆籙宫前万国人。
此日凄凉徒费泪,即时兴复愧遗民。
浮家逃死知何处,群寇频招未肯臣。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韵张姑夫感旧》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闻道江头柳色新,
听说江边柳树绿意嫩,

可怜不识洛阳尘。
可惜我却不知洛阳的尘土。

景龙门外千锺酒,
景龙门外千钟美酒,

葆籙宫前万国人。
在葆籙宫前聚集了万国的人。

此日凄凉徒费泪,
这一天的凄凉只是白白流下了泪水,

即时兴复愧遗民。
即使现在情况好转,也感到惭愧于留下的百姓。

浮家逃死知何处,
家园被敌寇蹂躏,逃亡的人们不知去向何方,

群寇频招未肯臣。
敌寇频频招降,但我们仍不肯屈服。

诗词的意境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江头柳色新的景象,暗示了岁月的更替和生活的变迁。诗人自愧不识洛阳尘,表达了自己对时事的无知和对洛阳繁华的向往。诗中还描绘了景龙门外的繁华和葆籙宫前万国人的盛况,彰显了宋代的国力和繁荣。然而,诗人仍感到凄凉和无奈,他的眼中充满了泪水,对百姓的遭遇感到愧疚。诗词末尾表达了对逃亡者的关切,他们不知道去哪里才能避难,同时对敌寇的招降表示坚决不屈的态度。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色、人物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晁说之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痛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洛阳繁华和民生苦难的关注,以及对抵抗敌寇的坚定态度。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感秋》

    回肠病骨两惊秋,已作衰翁未白头。天上有星宁免客,人间无地可埋忧。车翻落日何曾定,臂化鸣鴞岂易求。莫就离鸿寄归思,离鸿身世更悠悠。

  • 《句降黄龙舞》

    咸驻目于垂螺,将应声而曳茧。岂无本事,愿吐妍辞。答眄流席上,发水调于歌唇;色授裾边,属河东之才子。未满飞鹣之愿,已成别鹄之悲。折荷柄而愁缕无穷,翦鲛绡而泪珠难贯。因成绝唱,少相清欢。遣情随杯酒滴郎心。不忍重开翡翠衾。封却软绡看锦水,水痕不似泪痕深。歌罢舞停

  • 《歌元丰五首》

    露积成山百种收,渔梁亦自富虾鳟。无羊说梦非真事,岂见元丰第二秋。

  • 《题方竹杖松根枕二首》

    鹤骨何能尔,龙姿或果然。锋棱四面峻,节操一生坚。界纸书堪使,敲针钓最便。从教方有碍,终不效规圆。

  • 《入峡寄弟》

    吾昔与汝辈,读书常闭门。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壁立千峰峻,淙流万壑奔。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泪沾明月峡,心断鶺鸰原。离阔星难聚,秋深露易繁。因君下南楚,书此寄乡园。

  • 《阮郎归》

    粉痕闲印玉尖纤,啼红傍晚奁。旧寒新暖尚相兼,梅疏待雪添。春冉冉,恨恹恹,章台对卷帘。个人鞭影弄凉蟾,楼前侧帽檐。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