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山堂晚,悲秋万古情。
雨蔬犹擢秀,风沼自扬清。
野迥归牛小,沙寒白鸟明。
凄凄枫柳树,汝意亦难平。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张守秋怀四首》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徙倚山堂晚,悲秋万古情。
我徘徊在山堂晚霞渐退的时刻,心中涌起了对秋天的深深思念。秋天的情感仿佛贯穿了千古。
雨蔬犹擢秀,风沼自扬清。
雨水滋润着庄稼,使它们依然生机盎然;微风吹拂湖泊,波光粼粼,清澈明亮。
野迥归牛小,沙寒白鸟明。
远野的牛儿归来,小巷中静悄悄;沙地寒冷,白鸟翱翔在天空中,格外显眼。
凄凄枫柳树,汝意亦难平。
凄凉的枫树和柳树,仿佛在述说着它们内心的情感,令人难以平静。
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思念之情。山堂晚霞渐退、雨水滋润庄稼、微风吹拂湖泊,这些自然景观使人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同时,诗中也描绘了一些细节,如归来的牛儿、寒冷的沙地和飞翔的白鸟,这些形象凸显了季节交替和自然生态的变化。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枫树和柳树的凄凉意象表现了作者的忧伤之情,而“汝意亦难平”一句则表明作者的心情同样难以平复。整首诗以简洁而精准的语言刻画了秋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为结秋荷恨,因来沟水西。鱼惊一盖缺,龟落半巢低。细暗婵娟渚,香乾{勃力换攵}窣堤。茎枯萦茧绪,盘侧漏鲛啼。自此空瑶席,他年问浊泥。那堪塘上雨,点点共凄迷。
千峰邻积水,秋势远相依。路在深云里,人思绝顶归。长天来月正,危木度猿稀。谁得同无念,寥寥此掩扉。
杨柳映春江,江南转佳丽。吴门绿波里,越国青山际。游宦常往来,津亭暂临憩。驿前苍石没,浦外湖沙细。向晚宴且久,孤舟冏然逝。云留西北客,气歇东南帝。独有萋萋心,谁知怨芳岁。
闻道江边起柁楼,欲将吾道付沧洲。三年恶瞰卢仝屋,一日轻装范蠡舟。蹈海高怀欣独往,济川好手蹇难留。樯阴舸下能容我,雨笠蓑傲白鸥。
清夜独幽寻,岩扉落叶深。许携陶令酒,来听颖师琴。人醉月沉阁,乌啼风满林。应留西涧水,千载写余音。
四贤当日此盘恒,千百年人尚寻颜。天下有名难避世,胸中无物漫居山。事观今古兴亡后,道在君臣进退间。若蕴奇才必奇用,不然须负一生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