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犹能说宦游,老禁多病厌漂流。
近临西蜀窥鲛室,旧傍东溟看蜃楼。
归计已嗟霜蟹晚,吟声闲伴侯虫秋。
尘冠径欲留神武,万顷苍茫漾白鸥。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次韵张司户》是宋代诗人陈造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他日犹能说宦游,老禁多病厌漂流。
将来的某一天,我仍能述说我的宦游经历,但年老之时,不堪多病,已对漂泊生活感到厌倦。
近临西蜀窥鲛室,旧傍东溟看蜃楼。
曾经在西蜀附近,偷窥过鲛室(传说中鲛人居住的宫殿),往日则曾在东海观赏过蜃楼。
归计已嗟霜蟹晚,吟声闲伴侯虫秋。
回家的决心已经叹息,感慨秋天的霜蟹已经晚了,我的吟唱声与侯虫(秋天常见的一种虫子)为伴。
尘冠径欲留神武,万顷苍茫漾白鸥。
我的尘冠(古代士人的标志)即将留在这条小径上,意味着我将离别这个世俗之地,追求高尚的武德。苍茫的水域上飞翔着成千上万的白鸥。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离别和归乡的思考和感慨。他回顾了自己的宦游经历,感叹年老多病、漂泊生活的艰辛。诗人在回家的路上,思索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同时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追求的渴望。
赏析:
《次韵张司户》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宦游生活和漂泊经历的反思,诗人传达了对世俗之地的厌倦和对归乡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鲛室、蜃楼、霜蟹和白鸥,以增添诗意的层次感和情感的表达。整首诗以离别和归乡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追求高尚品德的渴望,给读者带来深思与共鸣。
地卷天回出海东,人间何事可争雄。千年浪说鸱夷怒,一信全疑渤澥空。寂静最宜闻夜枕,峥嵘须待驾秋风。寻思物理真难测,随月亏圆亦未通。
磨垄抆拭费诗书,一点灵光与道俱。不缺不圆涵霁月,无中无表澈冰壶。真机已熟虚生白,幻法宁容紫乱朱。照物之余时反照,故吾殊不似今吾。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
云烟千嶂远,风月四时新。笠泽昔鲁望,镜明今季真。何时脱尘绊,来此寄垂纶。一艇苇间宿,寒光长是邻。
古帝修文德,蛮夷莫敢侵。不知桃李貌,能转虎狼心。日暮边风急,程遥碛雪深。千秋青冢骨,留怨在胡琴。
欹檐积雨苔生瓦,陋巷人稀泥及门。坡下牛羊来远墅,舍旁麻◇接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