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瓴待伴半阴晴,竟日檐冰溜雨声。
九陌泥乾尘未动,南山石露塔犹明。
稍闻吉语占农事,便觉归心胜宦情。
想得秫田来岁好,瓦盆加酿灌愁城。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这首诗是宋代范成大创作的《次韵子永雪後见赠》。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雪瓴待伴半阴晴,
竟日檐冰溜雨声。
九陌泥乾尘未动,
南山石露塔犹明。
稍闻吉语占农事,
便觉归心胜宦情。
想得秫田来岁好,
瓦盆加酿灌愁城。
中文译文:
雪片等待伴随半阴晴,
整日檐冰滑落雨声。
九条大街泥土已干,尘埃未动,
南山石头上露水仍明亮。
稍微听闻吉祥话语,预示着农事如意,
便感到回家的心情胜过官场的情感。
想象明年丰收的稻田,瓦盆里加入酿酒的忧愁之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的景象,以及作者对农事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描述了雪后的天气变化。雪片在半阴半晴的天空中等待着阳光的降临。整日间,从屋檐上滑下来的冰块发出雨滴的声音。这种描写展示了冬天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转换。
接下来,诗人转向城市的景象。九条大街上的泥土已经干燥,尘土未动,显示出寒冷的天气使街道变得干燥清洁。南山上的石头仍然闪烁着露水的光辉,这可能暗示着露水的存在是因为天气寒冷。
然后,诗人提到了听到的吉祥话语。这些话语暗示着农事将会顺利,这使得诗人感到回归家乡的心情胜过留在官场的情感。这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想象着明年丰收的稻田,同时将忧愁之情比喻为灌溉城市的酒。这种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情感,将家乡的忧愁与城市的酒混合在一起,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雪后的景象,展示了冬天的特点和季节的转变。同时,诗人表达了对家乡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这首诗既有自然景观的描写,又有情感的抒发,给人以深思和回味。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东来恨不见汤休,千首清诗傥许求。要与茶山灯下读,莫令侍者作蝇头。
风云虽不定,日雨亦易干。残春犹凛凛,助我朝食寒。想见芳野田,士女游班班。去者日以疏,更为来者欢。青红间车马,日暮醉墙间。
秋风鵰鹗刷天涯,有底男儿只恋家。病后暂收文字眼,焚香清坐看黄花。
平生无宦情,方外久浪迹。往来梁益间,一笑颇自得。花穠锦城酒,月白瞿唐笛,咿哑下江橹,跌宕登山屐。巴东烟雨秋,渭上风雪夕,至今客枕梦,万里不能尺。谁知建安城,触目非夙昔。冥冥瘴雾细,潋潋蛮江碧。出门无交朋,呜呼吾何适。归哉故山路,讵必须暖席。
一辔澄清暂按州,却因风景独夷犹。弦残汉月驺前晓,粉叠巴云盖外秋。持节频年烦出使,富民虚日待封侯。省纡丽藻嗟行役,正恐才多剩四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