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尽风波万里身,到官山水却宜人。
君知晏子恩仍厚,还与从来旧卜邻。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次韵子瞻初到杭州见寄二绝》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试尽风波万里身,
到官山水却宜人。
君知晏子恩仍厚,
还与从来旧卜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初到杭州的感慨和情绪。他经历了许多风波和艰难,但来到杭州后,山水之间却给他带来了宜人的感受。他向朋友表达了自己对晏子的敬意,并感慨晏子对他的厚爱,他与晏子之间的友谊可以追溯到他们旧日的相识。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辙的亲身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他的风波历程和初到杭州后的感受,展现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试尽风波万里身”,表达了苏辙经历了许多风波和困难,历经千辛万苦的心路历程。这句中的“风波”既可以指代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和困境,也可以象征人生的波折和变迁。
第二句“到官山水却宜人”,通过对杭州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苏辙来到这里后感受到的宜人和美好。这里的“官山水”指的是杭州的山水景色,因为苏辙在杭州担任官职,所以称之为“官山水”。
第三句“君知晏子恩仍厚”,表达了苏辙对晏子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晏子是古代的一个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对苏辙的关心和帮助让苏辙倍感恩德。
最后一句“还与从来旧卜邻”,表达了苏辙与晏子之间持久的友谊。他们的交情可以追溯到旧日的相识,这里的“旧卜邻”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结拜方式,意味着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和相互扶持。
整首诗词通过对风波历程和杭州山水的对比,表达了苏辙在困难中的坚韧和在美景中的感慨。同时,他也通过对晏子的赞美和友情的描绘,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和深厚情谊。
垂柳池边见海棠,一枝寂寞倚残妆。娉婷可奈移灯看,何处春愁不断肠。
一路都岑寂,蓝坑分外荒。屋疏茅送月,壁密荻分霜。病趾催趺坐,残更妒晓光。暖寒无上策,来早借朝阳。
锦翼花冠安在哉,雄飞雌伏尽尘埃。一双童子应惆怅,不见真人更猎来。
自君之出矣。临轩不解颜。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帐中流熠耀。庭前华紫兰。物枯识节异。鸿来知客寒。游用暮冬尽。除春待君还。
宋邻东畔。明月关深院。玉指金徽调旧怨。楚客归心欲断。城隅芳草初春。佳期重约临分。丽句漫题双带,也愁系住行云。
堤遥遥,河弥弥,分水祠前卒如蚁。鹑衣短发行且僵,尽是六郡良家子。浅水没足泥没骭,五更疾作至夜半。夜半西风天雨霜,十人八九趾欲断。黄绶长官虬赤须,北人骄马南肩舆。伍伯先后恣诃挞,日昃喘汗归籧篨。伍伯诃犹可,里胥怒杀我。无钱水中居,有钱立道左。天寒日短动欲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