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鐶玉锁闭空堂,腕脱初惊笔札忙。
红烛遥怜风雪暗,黄封微泻桂椒香。
光明坐觉幽阴破,温暖深知覆育长。
明日白麻传好语,曼声微绕殿中央。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次韵子瞻十一月旦日锁院赐酒及烛》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铜鐶玉锁闭空堂,
腕脱初惊笔札忙。
红烛遥怜风雪暗,
黄封微泻桂椒香。
光明坐觉幽阴破,
温暖深知覆育长。
明日白麻传好语,
曼声微绕殿中央。
中文译文:
铜环玉锁紧闭空荡的庭院,
手腕脱离,初时惊起,匆忙处理笔札。
红色的蜡烛怜惜远方的风雪昏暗,
黄色的封泻出微弱的桂椒香气。
明亮的光明坐下感觉到幽暗被打破,
温暖深知庇护和培育的长久。
明天将传达喜讯,以白麻包裹的话语,
悠扬的声音在殿中心旋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安静而寂寞的冬日早晨,表达了诗人对寒冷季节的感受以及对温暖和希望的渴望。
首先,诗人以铜环玉锁闭着空荡的庭院作为形象,突出了冬日的寂静和冷清。诗中的腕脱初惊笔札忙,表现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忙碌的景象,也暗示了他在这个季节中的孤寂和焦虑。
接下来,诗人以红烛和黄封作为意象,揭示了他对温暖和希望的渴望。红烛在寒冷的冬夜中闪烁,向远方的风雪发出怜悯之情,黄封微泻桂椒香则传递出微弱但振奋人心的芬芳。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而描述了光明的到来。光明的出现打破了幽暗,温暖的感觉意味着庇护和培育的长久。这种光明和温暖的到来,预示着希望和喜悦的来临。
最后两句描绘了明天将传达喜讯的景象。白麻象征纯洁和庄重,传达着好消息。曼声微绕殿中央,给人一种悠扬而欢快的氛围,仿佛预示着喜庆和繁荣。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冬日的寂静和寒冷,以及对温暖和希望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的期盼。诗人通过色彩和意象的运用,将冬日的冷凄与温暖的希望相对照,以此来传递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流尘冉冉琴谁鼓,渍血斑斑剑不磨。俱是人间感怀事,岂无壮士为悲歌?
故跻瀼岸高,颇免崖石拥。开襟野堂豁,系马林花动。雉堞粉如云,山田麦无垄。春气晚更生,江流静犹涌。四序婴我怀,群盗久相踵。黎民困逆节,天子渴垂拱。所思注东北,深峡转修耸。衰老自成病,郎官未为冗。凄其望吕葛,不复梦周孔。济世数向时,斯人各枯冢。楚星南天黑,蜀月
团团明月面,冉冉柳枝腰。未入鸳鸯被,心长似火烧。见面知何益,闻名忆转深。拳挛荷叶子,未得展莲心。欲摘不得摘,如看波上花。若教亲玉树,情愿作蒹葭。门路穿茶焙,房门映竹烟。会须随鹿女,乞火到窗前。不是求心印,都缘爱绿珠。何须同泰寺,然后始为奴。既为金界客,任改
世外道人有在,庵中瓶粟无储。过客未容空去,挽衣相与分蔬。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况乎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座;嵇康锻灶,既暖而堪眠。岂必连闼洞房,南阳樊重之第;赤墀青锁,西汉王根之宅。余有数亩敝庐,寂寞人外,聊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霜。虽复晏婴近市,不求朝夕之利;潘岳面城,且适闲居之乐。
跨弄蹄驴,住疏壁院,千古遗风今再见。吞吐何须栗棘蓬,煅炼已成丹九转。倾出瓶壶,寒光闪电,扶危妙在通权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