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子瞻题仙游潭中兴寺》

潭边沙水不成泥,潭上孤禽挂险啼。
缭绕飞桥能试客,蒙茸翠蔓巧藏溪。
云为绛帐马融室,石作屏风玉女闺。
仙果知君今未足,临潭脚战怕长梯。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次韵子瞻题仙游潭中兴寺》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潭边的沙水无法变为泥,
潭上的孤禽挂在险峭上啼。
缭绕的飞桥能测试来客,
蒙茸的翠蔓巧妙地藏于溪中。
云朵仿佛绛色帐幕,马融的屋子;
石头犹如屏风,遮蔽着玉女的闺房。
仙果知道你现在还未满足,
站在潭边,脚下战栗,畏惧长长的梯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仙游潭中兴寺的景色与氛围。潭边的沙水无法凝结成泥土,潭上孤禽挂在险峭之上啼鸣。在潭中,有一座缭绕的飞桥,可以供来客试行。潭水中隐藏着蒙茸状的翠蔓,非常巧妙地藏匿其中。潭边的云朵宛如绛色帐幕,犹如马融的屋子;潭边的石头则像屏风一样,掩护着玉女的闺房。然而,仙果知道你现在还未满足,站在潭边,脚下战栗,畏惧着漫长的梯子。

赏析:
苏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仙游潭中兴寺的景色。通过描述潭边的沙水无法成泥,潭上的孤禽挂在险峭之上啼鸣,苏辙展现了自然界的独特美感。他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缭绕的飞桥与蒙茸翠蔓相对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同时,他用云朵绛色帐幕和石头屏风来比喻潭边的景致,使得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苏辙转入了以人为主体的描写。他以仙果为喻,表达了人们的追求和渴望还未达到满足的状态。最后两句中的长梯象征着攀登和冒险的过程,让人感受到对未知的恐惧和不安。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沁园春(五和·韵狭不可复和,偶读孔明传,戏成)》

    昔卧龙公,北走曹瞒,西克刘璋。看沙头八阵,百神呵护,渭滨一表,三代文章。绝笑渠侬,平生奸伪,死未忘情履与香。筹笔处,遣子丹引去,仲达奔忙。纷纷跋扈飞扬。这老子高深未易量。但纶巾指授,关河震动,灵旗征讨,夷汉宾将《汉郊祀志》:招摇灵旗,九夷宾将。到得市朝,变

  • 《深渡驿》

    旅泊青山夜,荒庭白露秋。洞房悬月影,高枕听江流。猿响寒岩树,萤飞古驿楼。他乡对摇落,并觉起离忧。

  • 《和杨伯谦韵》

    酌酒长松下,垂萝拂酒杯。异禽窥药鼎,乳鹿卧书台。涧水穿林去,山云带雨回。相期同结屋,不厌野人来。

  • 《古淡然才得帖住长芦不受却归松风旧寺次社中》

    拄杖挑云上半肩,寻幽重到旧栖禅。浮生多故成南北,白发相惊问岁年。房闭松声难辨雨,山连海脉暗通泉。自从勇却长芦请,猿鹤终宵亦稳眠。

  • 《宿能仁寺》

    小雨暗江城,倦客寄僧榻。孤灯如秋萤,清夜自开阖。遥怜萍青青,厌听鼁合合。窗明竟无寐,卯酒倒残榼。

  • 《秋怀三十六首》

    清风无人兼,自可入吾手。明月无人并,自可入吾牖。中心既已平,外物何尝诱。余事岂足论,但恐樽无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