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寒风雨石骨瘦,法窟寂寥僧定时。
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写出无声诗。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次韵子瞻子由题憩寂图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松寒风雨石骨瘦,
The pine is cold, wind and rain make the stone thin,
法窟寂寥僧定时。
The Buddhist cave is silent, the monk meditates according to the schedule.
李侯有句不肯吐,
Li Hou has a phrase but refuses to speak it,
淡墨写出无声诗。
Using light ink to write a silent poem.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冷寂的景象,寒冷的风雨使得松树瘦弱,石头变得苍白。法窟中的僧人按时定期地进行冥想修行,寂寥无声。诗人提到了一个名叫李侯的人,他心中有一句诗句,但却不愿吐露出来。最后,诗人用淡墨书写了一首无声的诗,表达出一种内敛而深沉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心理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冷寂的氛围。松树被寒冷的风雨所侵袭,石头因此显得瘦弱,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法窟中僧人的冥想修行则强调了宁静与寂寥的氛围。诗中提到的李侯,他心中有一句诗句,但却不愿吐露出来,暗示了一个内心深沉的人物。最后,诗人用淡墨书写了一首无声的诗,这种无声的表达更加突出了这种内敛的情感。整首诗词以冷寂、寂静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心理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内心深沉、含蓄的情感,给人以思索和遐想的空间。
近来住淇上,萧条惟空林。又非耕种时,闲散多自任。伊君独知我,驱马欲招寻。千里忽携手,十年同苦心。求仁见交态,于道喜甘临。逸思乃天纵,微才应陆沉。飘然归故乡,不复问离襟。南登黎阳渡,莽苍寒云阴。桑叶原上起,河凌山下深。途穷更远别,相对益悲吟。
黎民困逆节,残孽驻艰虞。孰云网恢恢,自及枭獍徒。
过尽僧家到店家,山形四合路三叉。清明浆美村村卖,谷雨茶香院院夸。果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夕阳不尽青鞋兴,小立风前鬓脚斜。
江南梅花凌雪霜,桃李开尽春无光。谁知洛阳三月暮,千金一朵卖姚黄。
晨策趣无涯,名山深转秀。三休变覆景,万转迷宇宙。攀崖到天窗,入洞穷玉溜。侧径蹲怪石,飞萝掷惊狖。花间炼药人,鸡犬和乳窦。散发便迎客,采芝仍满袖。郭璞赋游仙,始愿今可就。真气重嶂里,知君嘉遁幽。山阶压丹穴,药井通洑流。道者带经出,洞中携我游。欲骖白霓去,且为
密密初秋雨,蒙蒙欲暮天。牛羊争欲下,车马敢求前。蟋蟀挑孤咏,梧桐搅独眠。及身无一事,梦到汗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