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人道是奇童,末路翻成毦{澡氵换耳}翁。
燕去燕来催岁月,花开花落共春风。
有金斑鬓难重绿,无酒衰颜肯理煞。
梦境如今亲历过,何须学佛更谈空。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次韵》是宋代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儿时的人道是奇童,
末路却变得如同白发老翁。
燕子离去,又回来催促岁月流转,
花儿盛开,又凋零,与春风共舞。
有些金色斑点难以掩饰苍老的鬓发,
无酒能够消除衰老的容颜。
如今已亲身经历了梦境的变迁,
何必再学佛法,空谈虚无。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个人生命的变迁为主题,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回忆儿时的奇童形象与末路的老翁形象的对比,展示了人生从青春到衰老的过程。燕子的离去和归来象征着岁月的流转,而花的盛开和凋零则象征着生命的起伏和变化。诗中金斑鬓指的是难以掩饰的衰老痕迹,无酒衰颜则暗示了饮酒无法改变衰老的面貌。最后,诗人认为自己已经亲身经历了梦境的变迁,不再需要学佛法或讨论虚无的存在,因为人生本身就是一种无常和空灵的存在。
赏析:
《次韵》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人生的变迁和存在的虚无感。诗人通过对个体经历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起伏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对比手法和象征意象使得诗意更加丰富和深刻。从儿时的奇童到末路的老翁,诗人通过形象的变化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抗拒的岁月流转。燕子的离去和归来以及花的开放和凋零,呈现了生命的轮回和变化。金斑鬓和无酒衰颜则暗示了衰老和时光带来的不可逆转的痕迹。最后,诗人以亲身经历梦境的观点,表达了对生命的真实体验和对空灵虚无的超越。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人生的起伏和无常,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深思。
之子蕴琅玕,幽轩足考槃。茏葱烟翠湿,琐碎日光寒。似向兰亭见,全胜墨三看。是中虽信美,未可懒弹冠。
客路行多少,干人无易颜。未成终老计,难致此身闲。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流年留不得,半在别离间。
春来脚不踏青青,梦里还家梦又醒。一树垂杨楼外绿,莺声不似故园听。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放下著,须弥山。分明北斗面南看。没丝毫,相阻拦。休儱侗,莫颟顸。含元殿上问长安。欲归家,行路难。放下著,须弥山。百斛油麻水上摊。欲成团,真个难。除有累,去痴顽。无心犹是隔重关。到其中,方是安。
渺渺云山去几重,依依独听广陵钟。明朝借问南来客,五马双旌何处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