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入虚檐教子飞,风帘不卷和新诗。
绿阴满迳晴蜓小,正是梅黄欲雨时。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叶茵。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燕子飞入虚檐,教导子嗣飞翔,
风帘不卷诗篇新,不同于以往的作品。
绿荫覆满小径,晴空中飞舞蜻蜓,
此时正是梅花黄色欲雨的时候。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蕴含着一种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
在第一句中,燕子入虚檐,作者以燕子作为形象,将其视为一位教导子嗣飞翔的先辈,传授给后代如何超越自我、展翅高飞的经验和智慧。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风帘不卷和新诗的特点。风帘不卷可理解为作者自己的创作风格与众不同,不随波逐流,而是有着独立的个性与风格。新诗指的是作者创作的诗篇,与以往的作品有所不同,可能在形式、内容或情感表达上有新意。
第四句以绿荫满小径和晴空中飞舞的蜻蜓作为景物描写,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此时正是梅花将要开放,呈现出黄色,同时天空也预示着即将降雨的迹象。这里的梅黄欲雨时,既可理解为自然景色的描绘,也可寓意着作者内心的激动和期待。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创作的独特见解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鼓励读者在创作和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保持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态度。
民俗濒蛮诏,边城异土宜。竹筒连水脉,板屋怯风吹。药叟鸦随噪,樵童虎不窥。爱山来九折,人笑此翁痴。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暗珮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荣悴元知岂有常,纷纷草木占年光。霜风一扫知何在,楚客从来枉断肠。
九鲤湖边路,重来盟未寒。折花挼水献,策杖驭风还。宦海波涛恶,仙家日月间。前生丹在否,岁晚要重丸。
凤去寥寥今几年,至今人唤凤凰山。只愁有凤无人识,却指凡禽误世间。
万瓦清霜夜漏残,小舟斜月过兰干。老来一事偏堪恨,好看梅时却怕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