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音肯到寂寥处,风味要看樽俎间。
行役小休良不恶,雷声昨夜殷南山。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次张节推山字韵诗留其行》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足音肯到寂寥处,
风味要看樽俎间。
行役小休良不恶,
雷声昨夜殷南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寂寥的画面。足音指的是行走的声音,意味着诗人愿意到最寂静的地方去寻求安宁。而风味则与酒宴的境界相关,表示诗人将寻找生活的滋味和享受在饮酒和美食中。行役所指的是工作和劳累,小休则表示即便是短暂的休息,也能给人带来舒适和愉悦。最后一句提到雷声,暗示了昨晚山上的雷鸣声,将寂静的南山唤醒,给整个山区带来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寂静和生活滋味的渴望。诗中的足音和寂寥、风味和樽俎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安静和美好的追求。行役小休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休憩和放松的渴望,即使是短暂的休息也能给人带来满足。最后一句提到的雷声,将诗中的安静与山林之间联系起来,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自然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这首诗在语言上简练明了,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将寂静与生活的美好相结合,传递出对宁静和愉悦的向往。同时,通过雷声的描写,使整首诗增添了一种自然界的活力和生命的张力。通过这些意象的交织和对比,诗人成功地表达了他对于宁静、舒适和生活滋味的追求和渴望。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寺占灵峰更近州,喧阗驺从锦缠头。歌锺乍奏晴雷殷,戈甲急趋春水流。几处醉眠方枕藉,一城谣俗重嬉游。贤侯惠意民知否,几刻严堙为尔留。
秋崖劲笔敌黄陈,贽卷当年许望尘。十载江湖春雁断,万山烟雨石羊新。余生敢忘尊前话,先正曾同席上宾。今日相逢两家子,可无努力继前人。
子云世所贱,既死名乃传。至今读其书,共言以为贤。必待成丘垅,何如用当年。贵耳不重目,斯人真可怜。
四壁旧贫宁畏盗,一枝虽小易容巢。
月色上窗纱,移来竹影斜。夜深人已寂,更转鼓频挝。杜宇惊幽梦,银釭坠细花。一时浑不记,身在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