枵腹贪书颇自强,年来得失正相当。
须知耳目尘埃尽,始见山林日月长。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仲氏韵》是宋代文人孙应时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追求知识的渴望和自我奋发的精神,以及通过沉浸于山林之间,远离尘埃世俗,感悟日月长久的境界。
诗词的中文译文:
枵腹贪书颇自强,
年来得失正相当。
须知耳目尘埃尽,
始见山林日月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省的口吻来描述作者对于求知的渴望。"枵腹贪书"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求,"颇自强"则显示了他自我奋发的精神。这种贪求知识的态度与努力工作的成果相互平衡,"年来得失正相当",显示了作者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的坚持和努力。
接下来的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通过远离尘埃尘嚣,寻求心灵的宁静,以及在山林之间感悟日月长久的境界。"须知耳目尘埃尽"意味着当我们将精力集中于外物之上时,我们无法看到真正的美与价值。而当我们超越这些纷扰,沉浸于山林之间时,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日月变化的永恒之美。"始见山林日月长"表达了作者通过与大自然相互交融,最终开启了对于时间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对知识追求和心灵追寻的对比,展示了作者对于内心平静和超越时空的渴望。它呼唤人们关注内在的价值,超越物质的追逐,去追寻那些真正持久和美好的事物。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的珍视和对自我奋斗的坚定信念。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索。
君子去事,民有余祥。小人去事,民有余殃。
柯栝各西东,音书久不通。山河隔今古,天地老英雄。局败横难着,愁多酒易中。花前多少恨,无语寄春风。
念符不由级,屹得文章阶。白玉抽一毫,绿珉已难排。偷笔作文章,乞墨潜磨揩。海鲸始生尾,试摆蓬壶涡。幸当禁止之,勿使恣狂怀。自悲无子嗟,喜妒双喈喈。
折芙蓉弄水,动玉佩、起秋风。正柳外闲云,溪头淡月,映带疏钟。人间厌谪堕久,恨霓旌未返碧楼空。且与时人度日,自怜怀抱谁同。当时种玉五云东。露冷夜耕龙。念瑞草成畦,琼蔬未采,尘染衰容。谁知素心未已,望清都绛阙有无中。寂寞归来隐几,梦听帝乐冲融。
射的山前一老樵,此生何敢辱旌招。缪缘学道肱三折,不遇知音尾半焦。去蠹区区惭啄木,附高烨烨鄙凌霄。但令穷死心无媿,也胜鸣珂事早朝。
崷崒闽人秀,夫君得最完。文章醇不杂,气质浑无刓。场屋闻新诏,乡闾正素冠。天应老贤业,头角壮年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