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甥相与老鄞川,况值慈亲九十年。
画舫时追唐贺监,笋舆联访汉梅仙。
官名自愧偶同辙,才望如何敢并肩。
误辱品题称酷似,此声梁楚更堪传。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周益公韵》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家族间的情感为主题,表达了舅甥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长辈的敬爱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舅甥相与老鄞川,
况值慈亲九十年。
画舫时追唐贺监,
笋舆联访汉梅仙。
官名自愧偶同辙,
才望如何敢并肩。
误辱品题称酷似,
此声梁楚更堪传。
诗意:
这首诗以周益公(作者的舅父)与作者在老家鄞川相聚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舅父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长辈的敬重之情。舅甥二人在老家共度了九十个春秋,作者感叹岁月的流转,同时也展现了家族间代代相传的情谊。诗中还提到了唐代的贺监(指贺知章)和汉代的梅仙(指汉梅福),以画舫和笋舆为隐喻,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名人的崇敬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溯。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家族间的亲情和对长辈的敬爱,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作者以老家鄞川为背景,通过描述舅甥二人在这里度过的九十年,表达了对家族传统和血脉相连的珍视。同时,诗中提到的贺监和汉梅仙,展示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追求。通过隐喻的手法,将画舫和笋舆与历史名人联系起来,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和对历史的追溯。最后两句“误辱品题称酷似,此声梁楚更堪传”,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所写的诗词能够传承和流传下去的希望和自豪。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家族情感和传统文化的思考。通过描绘家族间的深情厚谊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溯,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寄托了作者对家族和传统的敬重与传承的愿望,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经行绿叶望成盖,宴坐黄花长满襟。此木尝闻生豫章,今朝独秀在巴乡。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会待良工时一眄,应归法水作慈航。
泠泠野水赴横塘,坐久松风入发凉。月淡星疏天欲晓,未妨清啸倚胡床。
落落过眼谁知音,故山桧枝森碧林。白鸥盟坚不待亩,岂应辟影忘息阴。末路功名梦已断,生平丘壑情自深。素琴浊酒般礴地,颇领渊明千载心。
九真山上接楼台,日月浮生紫气堆。北海下生金芍药,南溟宫产玉攻瑰。三清门户三田奥,九转工夫九辙回。当此炼成无价宝,从教人笑我痴騃。
南北东西万万千,乾坤上下两无边。相逢相见呵呵笑,屈指抬头月半天。
风骚开国胙寒岩,劳绩批书课翠岚。梨子要肥千取百,菊苗每摘一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