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辞周益公》

一曲归欤浩浩歌,世间无地不风婆。
人从贫贱识者少,事向艰难省处多。
紫塞将军秋佩印,玉掌学士夜鸣珂。
太平宰相不收拾,老死山林无奈何。

作者介绍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辞周益公》是刘过所写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奈,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触动。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一曲归欤浩浩歌,
世间无地不风婆。
人从贫贱识者少,
事向艰难省处多。
紫塞将军秋佩印,
玉掌学士夜鸣珂。
太平宰相不收拾,
老死山林无奈何。

诗意:
《辞周益公》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触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抒发了作者对贫贱之辈的同情,对艰难中省察处境之人的嘉许,以及对宰相不修政治之德的无奈感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触动和对人生的思考。首两句“一曲归欤浩浩歌,世间无地不风婆。”表达了作者对世间风云变幻、无处不有艰难困苦的感慨。接着,“人从贫贱识者少,事向艰难省处多。”表明作者对于贫贱之辈能够认清世态、明理处事的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紫塞将军秋佩印,玉掌学士夜鸣珂。”揭示了即使是高官显贵,也难以摆脱命运的轮回和内心的不安。太平宰相的失职不修政治之德,让人感到无奈和无可奈何,最后一句“老死山林无奈何。”表达了作者对于逃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和无奈。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触动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不同人群的描绘,传递出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与反思。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道理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引发人们对社会现实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 《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

    玉带猩袍,遥望翠华,马去似龙。拥貂蝉争出,千官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细柳营开,团花袍窄,人指汾阳郭令公。山西将,算韬钤有种,五世元戎。旌旗蔽满寒空。鱼阵整、从容虎帐中。想刀明似雪,纵横脱鞘,箭飞如雨,霹雳鸣弓。威撼边城,气吞胡虏,惨淡尘沙吹北风。中兴事

  • 《木兰柴》

    苍苍落日诗,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 《倦绣图》

    花残院静昼阴长,困思瞢腾下绣床。肯信村中蓬鬓女,夜灯辛苦织机忙。

  • 《晚晴次前韵似前人》

    雨中菜酒得相陪,天忽安排晚霁开。明月归途定回首,橘香时节又须来。

  • 《送魏十六还苏州》

    秋夜深深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 《响潭》

    水面平铺映碧空,夜深明月照龙宫。猿啼未响潭先响,一树花开两树红。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