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对立

    拼音:duì lì,注音:ㄉㄨㄟˋ ㄌ一ˋ,词性:动词、形容词,更新时间:2025-02-24 09:57:47

    简解

    ◎ 对立 duì lì
    (1) [counter]∶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中的两个方面之间的相互抵消、抑制、中和或其他的相反作用
    对立面
    (2) [conflict]∶两种力量之间竞争、倾轧或敌对行动的事实
    城乡之间年代久远的对立
    (3) [antagonism]∶冲突的势力或倾向的对抗
    宗教和科学之间的所谓的对立

    详解

    1. 相向而立;并立。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 唐 制,两省供奉官东西对立,谓之蛾眉班。” 明 刘基 《渡江云》词:“定巢新燕子,睡起雕梁对立,整乌衣。”
    2. 敌对;互相抵触。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至於对立鼎峙,雌雄所争,则必隆其委任,多其分画。”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馀》:“‘夷狄’当然要讳,但也不许看见‘中国’两个字,因为这是和‘夷狄’对立的字眼。”
    3. 哲学上指事物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第八章:“矛盾就是同一事物内部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东西的意思。”
    4. 犹对立面。 秦牧 《艺海拾贝·辩证规律在艺术创造上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出事物是联系的、发展的,而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发展就是对立的斗争。”

  • 依门傍户

    指依附于人而不能自立。

  • 煞费苦心

    煞委。形容费尽心思。

  • 弄鬼妆幺

    犹装模作样。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

  • 投卵击石

    比喻不自量力,自取失败。

  • 不苟言笑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 慈悲为本

    慈悲慈善和怜悯。原佛教语,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