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弹劾

    拼音:tán hé,注音:ㄊㄢˊ ㄏㄜˊ,词性:动词,更新时间:2025-02-24 19:05:04
    反义词: 嘉奖 毁谤 赞扬

    简解

    ◎ 弹劾 tán hé
    (1) [impeach;accuse]
    (2) 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
    弹劾不避权贵。——《金史·雷渊传》
    (3) 由国家专门机关(如国会)对违法失职或职务上犯罪的官吏,采取揭发和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
    弹劾总统
    官吏受贿,议院得弹劾而去之;议院受贿,谁弹劾而去之?——章炳麟《五无篇》

    详解

    由国家的专门机关对违法失职或职务上犯罪的官吏采取揭发和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晋书·阮孚传》:“尝以金貂换酒,復为所司弹劾。”《旧唐书·职官志三》:“凡中外百僚之事,应弹劾者,御史言於大夫。”《宣和遗事》前集:“那时有 吕诲 亦上疏弹劾 安石 。” 章炳麟 《五无篇》:“官吏受贿,议院得弹劾而去之,议院受贿,谁弹劾而去之?” 茅盾 《动摇》十:“我们应该先行检举,提出弹劾。”

  • 苍翠欲滴

    苍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 皇皇不可终日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 急张拘诸

    形容局促不安、紧张慌乱的样子。

  • 温衾扇枕

    指侍奉父母无微不至。同温枕扇席”。

  • 投畀豺虎

    畀给与。原指那种好搬弄是非的人,要把他扔出去喂豺狼虎豹。形容人民群众对坏人的愤恨。

  • 解铃还需系铃人

    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