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常常

    拼音:cháng cháng,注音:ㄔㄤˊ ㄔㄤˊ,词性:副词,更新时间:2025-02-24 03:23:01
    近义词: 屡屡 经常 频频
    反义词: 偶尔 偶然 有时

    简解

    ◎ 常常 cháng cháng
    (1) [often;frequently;usually] 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次数多,而且时间相隔不久
    他常常工作到深夜
    (2) 否定式多用“不常”,少用“不常常”
    他不常来

    详解

    1. 时常,经常。《孟子·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是疾也, 江 南之人,常常有之。” 谢觉哉 《团结,谦虚,进步》:“谦虚也是为了进步,虚伪的谦虚,不仅不受人欢迎,而且常常妨碍团结。”
    2. 平常;平庸。《庄子·山木》:“纯纯常常,乃比於狂。”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纯一其心,平常其行。” 唐 孙棨 《北里志·天水仙哥》:“其姿容亦常常,但藴藉不恶,时贤雅尚之,因鼓其声价耳。”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除録事参军,则县令中昏迈常常之流,可去数百人矣。”

  • 出生入死

    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

  • 烧犀观火

    比喻洞察事物。

  • 凶相毕露

    毕完全。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了出来。

  • 党恶佑奸

    指偏护奸恶。

  • 击碎唾壶

    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 法不阿贵

    法法律;阿偏袒。法律即使是对高贵的人,有权势的人也不徇情。形容执法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