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包涵

    拼音:bāo hán,注音:ㄅㄠ ㄏㄢˊ,词性:动词,更新时间:2025-02-25 06:39:43

    简解

    ◎ 包涵 bāohan
    (1) [contain]∶包括,含有
    无所不包涵
    (2) [excuse]∶宽容,原谅。由于情有可原而宽恕某种过失、疏忽、失职或失败——用作客套话
    唱得不好,请多多包涵

    详解

    1. 包容含有;包括。《北史·隐逸传·徐则》:“夫道得众妙,法体自然,包涵二仪,混成万物。” 元 邓玉宝 《一枝花》套曲:“蜂衙蚁阵,虎窟龙潭,阑纷纷的尽入包涵。” 清 戴名世 《左忠毅公传》:“陛下如天之度,宜无所不包涵。” 李大钊 《土地与农民》:“此统计表不包函 四川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五省。”
    2. 宽容,原谅。《老残游记》第四回:“不中吃,请 铁老爷 格外包涵些。”《再生缘》第十四回:“萍水相逢缘分重,今朝得罪要包涵。” 老舍 《茶馆》第一幕:“好在照顾主儿都是我父亲的老朋友,我有不周到的地方,都肯包涵,闭闭眼就过去了。”

  •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 坐失良机

    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

  • 学无常师

    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

  • 彻里至外

    指从里到外。

  • 半筹不纳

    筹古代计算工具,引伸为计策;纳缴纳。半条计策也拿不出来。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 羊毛出在羊身上

    比喻表面上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价里。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