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惠 ēn huì[favor] 他人给予的或给予他人的好处
仁爱。亦谓他人给予的好处、照顾。《文子·自然》:“去恩惠,舍圣智,外贤能,废仁义,灭事故,弃佞辩,禁姦伪,则贤不肖者齐於道矣。”《汉书·息夫躬传》:“辩慧则破正道,深刻则伤恩惠。” 唐 杜甫 《宿凿石浦》诗:“穷途多俊异,乱世少恩惠。”《朱子语类》卷七七:“人施恩惠时,心自是直,无疑惮心。” 老舍 《蜕》十三:“ 桂枝 把他服侍好,这是他终身不能忘记的恩惠。”
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忍受耻辱,苟且求生。
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指像鱼腐烂鸟溃散。比喻迅即崩溃,完全失败。
寸、尺比喻很少。形容极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