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

芦挥尘尾话清秋,柳弄腰支舞绿洲。
引得江风颠入骨,戏抛波浪过於楼。
十程拟作一程快,一日翻成十日留。
未到大江愁未到,大江到了更添愁。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作品评述

《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芦挥尘尾话清秋,
柳弄腰支舞绿洲。
引得江风颠入骨,
戏抛波浪过於楼。

十程拟作一程快,
一日翻成十日留。
未到大江愁未到,
大江到了更添愁。

中文译文:
芦苇摇动尘埃,述说着清秋的故事,
垂柳摇曳着腰肢,犹如在绿洲上跳舞。
江风吹拂入骨,引起心中的颠簸,
波浪嬉戏,拍打着楼阁。

原本计划十程路程,希望一程能快速走完,
但一天过去了,却只走了一程。
未到达大江,心中充满了忧愁,
而一旦到达大江,忧愁更加加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到出荻港大江的旅途。诗人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芦苇和垂柳的动态,表达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江风吹拂入骨,波浪拍打楼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诗中的"十程拟作一程快,一日翻成十日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期望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原本希望旅途能够快速完成,但实际上却进展缓慢,时间过得很慢。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受,增加了诗中的忧愁情绪。

最后两句"未到大江愁未到,大江到了更添愁"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达大江的忧愁。诗人在旅途中期待着到达大江,但同时也担心大江带来的更多困难和挑战。这种情感的转变,使诗词更加丰富和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旅途中的心情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期待、对时间流逝的感受以及对未知未来的忧愁。同时,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旅途的艰辛。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