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萌何处在,石笋眼中青。
乞取分幽径,难忘玉笋廷。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从高守乞石笋》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高处守望,观赏着一根石笋,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竹萌何处在,
石笋眼中青。
乞取分幽径,
难忘玉笋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和石笋的形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追求美好事物的渴望。
首句“竹萌何处在”,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生长的好奇和探索的心情。竹子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它的生长代表着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第二句“石笋眼中青”,通过描绘石笋的颜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石笋是一种形态独特的石头,它的青色可能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第三句“乞取分幽径”,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人希望能够通过探索幽深的小径,寻找到更多美丽的景观和体验。
最后一句“难忘玉笋廷”,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记忆和珍视。玉笋是一种宝贵的石头,廷指宫廷,这里可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珍贵和难以忘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竹子和石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追求美好事物的向往。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和对美的热爱,同时也传递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难以忘怀之情。
阶前去年雪,镜里旧时人。不觉应销尽,相看只似新。屠酥先尚幼,彩胜又宜春。独爱开封尹,锺陵请去频。
晚天清楚,扫太虚纤翳,凉生江曲。四顾青冥天地阔,惟有残霞孤鹜。山气凝蓝,汀烟引素,竦竦浮群木。白苹风定,波澄万顷寒玉。时有一叶渔舟,收纶垂钓,来往何幽独。短发萧萧襟袖冷,便觉都无袢溽。曳杖归来,夜深人悄,月照鳞鳞屋。藤床一枕,迥然清梦无俗。
酒星落京口,化为崔子玉。孤舟载壶觞,水花红映肉。小儿唱铜斗,大儿倒醽醁。一笑不知年,浩荡天地屋。慎勿临窦呼,人生随转烛。嗣宗礼法仇,钟会被杀戮。
古木摇阴绿插空,梵宫寂寞草发忪。可怜昔日掀天事,曾对君王跨六龙。
在姆毋烦训,承家绰有宜。辛勤当早岁,宴乐近期颐。既极南陔养,仍深枫树悲。他年褒女史,不愧管彤诗。
缥缈青虫脱壳微,不堪烟重雨霏霏。一枝秾艳留教住,几处春风借与飞。防患每忧鸡雀口,怜香偏绕绮罗衣。无情岂解关魂梦,莫信庄周说是非。拂绿穿红丽日长,一生心事住春光。最嫌神女来行雨,爱伴西施去采香。风定只应攒蕊粉,夜寒长是宿花房。鸣蝉性分殊迂阔,空解三秋噪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