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宝剑鸊鹈刀,黄金络马花盘袍。
臂弓腰矢出门去,百战未怕皋兰鏖。
酒酣纵猎自足快,诗成横槊人称豪。
但期处死得其所,一死政自轻鸿毛。
将军三箭定天山,丞相五月入不毛。
生前封侯死庙食,云台突兀秋山高。
书生如鱼蠹书册,辛苦雕篆真徒劳。
儿时鼓箧走京国,渐老一第犹未叨。
自嗟赋命如纸薄,始信从军古云乐。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从军乐》是宋代刘过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从军的豪情壮志和对军人生活的理解和思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军人的形象为主线,通过描绘武器装备和军事场景,展示了军人的英勇和无畏精神。蛟龙宝剑和鸊鹈刀象征着锋芒和杀伐之力,黄金络马和花盘袍则彰显了军人的威严和荣耀。作者描述了军人出征的场景,臂弓腰矢、百战不怕,表现了军人的勇猛和坚毅。诗中也写到了军人在战斗之外的生活,如猎酒自足、创作诗篇等,显示了他们的豪情和多才多艺。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反思。作者提到了死亡,表达了对死亡的淡然和对生命的轻薄看法。他希望能够在战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以至于死亡对他来说只是轻如鸿毛。这种对死亡的看法反映了军人特有的英勇精神和对牺牲的理解。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将军三箭定天山和丞相五月入不毛的壮丽场景,表现了军人的英勇和荣耀。诗末,作者回顾了自己的经历,从书生到走向戎马生涯,感慨生命的薄弱和从军的乐趣。
整首诗词通过对军人形象的描绘和对生死的思考,展现了军人的豪情壮志和对从军生活的理解和感慨。
中文译文:
《从军乐》
蛟龙宝剑鸊鹈刀,
黄金络马花盘袍。
臂弓腰矢出门去,
百战未怕皋兰鏖。
酒酣纵猎自足快,
诗成横槊人称豪。
但期处死得其所,
一死政自轻鸿毛。
将军三箭定天山,
丞相五月入不毛。
生前封侯死庙食,
云台突兀秋山高。
书生如鱼蠹书册,
辛苦雕篆真徒劳。
儿时鼓箧走京国,
渐老一第犹未叨。
自嗟赋命如纸薄,
始信从军古云乐。
门客家臣义莫俦,漆身吞炭不能休。中行智伯思何异,国士终期国士酬。
但把凡身小品论,不须榻頞问星辰。女郎恋别泪如雨,遑托金针度与人。
异端岂必皆邪说,执一之偏或过中。隘与恭如失正,到头流弊亦皆同。
晚妆灯火炤楼新,重奏妍词唱未匀。遮莫帘空扉已阖,隔墙犹有听歌人。
春风鼓大江,孰能度广狭。似觉海东涛,顷刻上三硖。兹辰当改火,每岁已衣裌。岂意九派天,故絮未可匣。北顾马当矶,西睨鸿宿夹。雪浪欲沃城,无复一凫鸭。钉缆虞岸裂,阁舫惧崖压。天吴政尔骄,水伯讵敢狎。津亭叹逝翁,衰鬓侧乌幍。既昧升天行,亦缺缩地法。故畴身麦交,田事
夜色昏昏带远烟,谁家灯火待归船。小迟月上风须息,且伴白鸥今夕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