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铁连钱,长安侠少年。
帝畿平若水,官路直如弦。
夜玉妆车轴,秋金铸马鞭。
风霜但自保,穷达任皇天。
杨炯,华阴人,幼聪敏博学,善属文。年十一,举神童,授校书郎,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恃才简倨,人不容之。武后时,左转梓州司法参军,秩满,迁婺州盈川令,卒于官。中宗即位,以旧僚赠着作郎。炯闻时人以四杰称,乃自言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也。”有盈川集三十卷,今存诗一卷。
诗词《骢马》描绘了一匹骢色的骏马,以及骑在马上的少年侠客。作者杨炯通过描述骢马的形象和驰骋在长安官路上的情景,表达了骢马和少年侠客的自由豪迈和不畏艰险的精神。
中文译文:
骢马铁如连的钱,
长安里一位侠之少年。
皇城区平如水面,
官路笔直如琴弦。
夜间玉妆伴轴声,
秋天金制的马鞭。
风霜只能自我保护,
贫富命运任由皇天决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骢马和少年侠客的英勇精神和追求自由的精神。骢马被描绘为外貌美丽且强壮的骏马,象征着奔放不羁的精神。少年侠客骑在骢马上,代表着年轻人对冒险和自由的追求。
作者通过描述长安的大街和官路的状态,表达了社会的安定和秩序良好。诗中的夜间玉妆和秋天中金制的马鞭,都是对华丽和精致的描绘,突出了骑士的高贵和豪迈。
诗人最后几句表达了骑士在风霜中勇敢坚持并保护自己,而命运则由皇天裁决。这展示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命运不可抗拒的认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骏马和骑士的描绘,呈现了唐代社会中年轻人追求自由和英勇精神的主题,以及对命运的无奈认知。
民俗濒蛮诏,边城异土宜。竹筒连水脉,板屋怯风吹。药叟鸦随噪,樵童虎不窥。爱山来九折,人笑此翁痴。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暗珮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荣悴元知岂有常,纷纷草木占年光。霜风一扫知何在,楚客从来枉断肠。
九鲤湖边路,重来盟未寒。折花挼水献,策杖驭风还。宦海波涛恶,仙家日月间。前生丹在否,岁晚要重丸。
凤去寥寥今几年,至今人唤凤凰山。只愁有凤无人识,却指凡禽误世间。
万瓦清霜夜漏残,小舟斜月过兰干。老来一事偏堪恨,好看梅时却怕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