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有桂老鬅鬆,好植梅旁伴槁容。
着我对吟前赤壁,乞君分与左青龙。
踰墙之树宜无取,益屋於东本不凶。
恭想短章蒙一笑,便呼鉏钁破苔封。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从族叔觅老桂》是宋代诗人陈傅良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他山有桂老鬅鬆,
好植梅旁伴槁容。
着我对吟前赤壁,
乞君分与左青龙。
踰墙之树宜无取,
益屋於东本不凶。
恭想短章蒙一笑,
便呼鉏钁破苔封。
这首诗以描述自然景观和表达诗人的心境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他山"上一棵老桂树的形象,突显其矗立不倒、挺拔有力的特点。桂树象征着高洁和坚韧,梅树则象征着幽雅和纯洁。诗人以这两种树木作为比喻,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品质和坚守纯真之心的愿望。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前赤壁",这是指赤壁之战的地方,赤壁被视为忠诚和英勇的象征。诗人希望能够从这里获得力量和鼓舞,向左边的青龙(即东方)求得一份启示和指引。
在下一段,诗人表达了对于名利和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他认为,超越围墙的树木不值得采取,而是应该在自己的家园中建造更多的房屋。这里的"东"指的是自己的家乡,诗人认为在家乡居住才是最安宁和吉祥的。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嘲和幽默。他虚心地承认自己的诗篇短小,但却期望能够获得读者的微笑和欣赏。诗人将自己比作鉏钁,希望能够打破苔封,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质和纯真心灵的追求,以及对于名利和物质的淡泊态度。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自嘲的幽默,诗人展现了他的情感和思想。
微之诗卷忆同开,假日多应不入台。好句无人堪共咏,冲泥蹋水就君来。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万灵昭瑞,天地赞昌期。宝运协开基。巍巍烈圣无疆德,神化洽重熙。虔思出驾罄彰施。岁暮俨神宜。云舆迎奉依珍馆,塞外焕朝仪。
绣口琅玕腹。美人兮、阳春一曲,华貂难续。唤醒荷花归棹梦,犹忆红尘迷目。只消得、乌飞兔逐。往事已随流水去,眇愁予、郁郁哀时俗。恨千缕,泪一掬。不须青史流芳馥。也不须、荣华富贵,尊前频祝。但得山中茅屋在,莫遣鹤悲猿哭。随意种、荼薇E939躅。莼菜可羹鲈可鲙,听渔舟
荔子无几何,黄甘遽如许。迁臣不惜日,恣意移寒暑。层巢俯云木,信美非吾土。草芳自有时,鶗鴃何关汝。
临水夹疏篁,萧然一环堵。稚子戏芳草,小妇舂黄黍。为生虽甚微,犹足安吾土。应笑马上人,衣湿朝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