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答春》

草烟低重水花明,从道风光似帝京。
其奈山猿江上叫,故乡无此断肠声。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作品评述

诗词《答春》描述了春天的一幅景象,以及诗人思乡的情感。诗意深远,通过诗人对景物的描绘,展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草烟低处,水花明亮。诗人以“帝京”形容这里的风光,指的是首都长安的繁华和风景。这里引用了古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句,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兴衰的关注。

然而,诗人却感叹自己无法享受故乡的美景,因为山中的猿猴的叫声不能与家乡的心灵共鸣。这种断肠的声音无法在他的故乡中被听到,令他倍感思乡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家乡的思念表达出对国家兴衰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无法回归的痛苦的感受。诗意深刻,以简洁的语言传递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让读者深受触动。

诗词《答春》的中文译文如下:

草烟低重水花明,
From道风光似帝京。
其奈山猿江上叫,
故乡无此断肠声。

诗意和赏析:
《答春》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人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兴衰的关注。

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诗人通过对“帝京”风光的比喻,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然而,诗人在思乡之情中,感叹自己无法享受到故乡的断肠声音。这里,断肠声音代表着对家乡的思念和痛苦,同时也透露出对无法回归的忧伤和悲痛之情。

整首诗情意绵绵,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对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无法回归的悲伤。通过诗词的表达,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真挚和悲凉,同时也引发人对家乡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词留给读者的余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 《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

    翠楼春酒虾蟆陵,长安少年皆共矜。纷纷半醉绿槐道,蹀躞花骢骄不胜。

  • 《布袋脚迹石上现》

    名与长江万古流,当时狼藉若为收。脚跟只为不点地,又涴桥边块石头。

  • 《文斾山》

    魏氏当礼何斗坛,至今遗址在人间。苍梧已老烟霞淡,丹灶空馀岁月间。铃铎夜深惊睡鹤,幡幢晴影上空山。后人自魏縻婚宦,不得追随款旧关。

  • 《象》

    郁林开郡毕,维扬作贡初。万推方演梦,惠子正焚书。执燧奔吴战,量舟入魏墟。六牙行致远,千叶奉高居。

  • 《长干曲》

    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遥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

  • 《翠蛟亭》

    坡谢无人共此山,翠蛟亭上拍栏干。溪声到耳三更雨,岚气沾衣六月寒。酒酿可呼仙子饮,池深怕有老龙蟠。天河挽住不容易,只纵游人一饷观。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