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拖筇杖过垂虹,粉柱丹梁五十洪。
云气深深笼薄日,波声浩浩鼓长风。
客船破胆经塘石,渔艇轻生逐钓筒。
欲访三高无处问,悠悠千古见冥鸿。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大风中登长桥》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大风中登上一座长桥的情景,并以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大自然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风云变幻的场景,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诗中以风雨交加的大风为背景,表现了自然界的磅礴和壮丽,也暗喻了人生的波折和挑战。诗人以描写自然景观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追求。
诗中提到"拖筇杖过垂虹",形象地描绘了风雨中的景象,垂虹象征着雨过天晴,也暗示了困境之后的希望。"粉柱丹梁五十洪"则描绘了桥梁的壮丽和辉煌,象征着人生的道路。"云气深深笼薄日"和"波声浩浩鼓长风"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客船和渔艇在大风中的艰险和冒险。"客船破胆经塘石"和"渔艇轻生逐钓筒"展示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艰难和勇敢。通过对自然和人类的对比,诗人更加突出了人生的脆弱和坚韧。
最后两句"欲访三高无处问,悠悠千古见冥鸿"表达了诗人对真理和人生意义的追求。"三高"指的是儒、释、道三教的高人,诗人希望能够向他们请教。然而,诗人却无处寻找到他们,只能在千古之中寻找答案。"冥鸿"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追求,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风云变幻的场景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索。诗人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对比,展示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和坚韧,以及对真理和远大理想的追求。
昔年曾听雪儿歌,此日池塘见败荷。寄语鹣鹣春已去,白苹红蓼奈秋何。
踏破芒鞋意自闲,青山无处不潺湲。西东两目连双径,闻说其中好闭关。
循良天惠海边头,波浪澄清宿雾收。才把一麾来北阙,便惊六瑞到南州。日高双影亭亭并,风动孤香冉冉浮。好作画图献当宁,御屏风上永传休。
晁子拙生事,举家闻食粥。朝来又绝倒,谀墓得霜竹。可怜先生盘,朝日照苜蓿。吾诗固云尔,可使食无肉。
已扫秋庭月,蹇驴来未来,一官连我俗,双眼向谁开。书癖工为崇,诗穷不受催。是中惟酒可,到手莫停杯。
黑山南面更无州,马放平沙夜不收。风送孤城临晚角,一声声入客心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