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答耿奎》

浮生飘泊委蓬蒿,汫澼无封敢叹劳。
心学古人方有媿,身从衰俗忽为高。
苟惭枉道干箪食,肯谓非时爱一毛。
末学从兹益知守,善人不鄙与华褒。

作者介绍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作品评述

《答耿奎》是宋代王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浮生飘泊委蓬蒿,
汫澼无封敢叹劳。
心学古人方有媿,
身从衰俗忽为高。

苟惭枉道干箪食,
肯谓非时爱一毛。
末学从兹益知守,
善人不鄙与华褒。

中文译文:
人生在世如同漂泊的蒲草,
辛劳无果却无法安享富贵。
心中学习古人的道理才感到愧疚,
自身虽然处于衰落的社会而突然得到了上升。

虽然我惭愧地从事着微薄的工作,
却愿意坚持自己的信念。
从今以后,我会更加明白如何守持,
善良的人不会被小觑,而会被赞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纷繁的世事中的感慨和自省。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世如同飘泊的蒲草一般,辛勤劳作却很难获得封赏和安宁。然而,他内心深处却怀有对古人智慧和道德的崇敬,这让他感到愧疚。尽管他身处衰落的社会,却突然间得到了一些上升,这种转变让他感到意外。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功利的厌弃和对纯粹精神追求的坚持。他宁愿以微薄的身份坚守自己的信念,也不愿妥协迎合时尚和权势。他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古人的智慧,才能更好地明白如何保持自己的初心。最后,他相信善良的人不会被轻视,而会被赞美和承认。

赏析:
《答耿奎》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传统价值观和道德伦理的追求和坚守。诗中的"浮生飘泊委蓬蒿"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以及作者对于纷繁世俗的厌倦和迷茫。他对古人的学问和智慧表示敬意,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作者通过"心学古人方有媿"表达了自己对于追随古人的道德标准的愧疚之情,认为自己身处衰落的社会却得到了一些上升,这种转变让他感到意外和迷惑。他用"苟惭枉道干箪食,肯谓非时爱一毛"表达了自己宁愿以微薄的身份坚持信仰,也不愿妥协于时势和功利的态度。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善良人的赞美和尊重,认为善良的人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应该受到赏识和褒奖。整首诗词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展现了他对追求内心真实和道德高尚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对伦理道德的追求。他通过自省和反思,表达了对于现实世俗的厌倦和对于传统价值观的敬重,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善良和真理的追求。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是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杂咏一百首·廉颇》

    浪说三遗矢,犹堪一据鞍。君王不自试,耳目信人难。

  • 《奉和送金城公主入西蕃应制》

    外馆逾河右,行营指路岐。和亲悲远嫁,忍爱泣将离。旌旆羌风引,轩车汉月随。那堪马上曲,时向管中吹。

  • 《大易吟》

    天地定位,否泰反类。山泽通气,损咸见义。雷风相薄,恒益起意。水火相射,既济未济。四象相交,成十六事。八卦相盪,为六十四。

  • 《袁长官女诗(题峡山僧壁)》

    刚被恩情役此心,无端变化几湮沈。不如逐伴归山去,长笑一声烟雾深。

  • 《定风波》

    雪后篱边冷未晴。江天浓淡暗还明。断续流香传玉蓓。心醉。临风嗅蕊不胜清。映竹幽姿深有思。何似。照溪真色更多情。待得微酸藏傅粉。黄嫩。湿云潜放雨轻轻。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衰形老容,瘦竹苍松。野食丹山凤,云吟枯木龙。对机何似当台镜,扣应恰如随杵钟。了无一物,还我卢舂。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