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消息默中看,看处虚明霁月寒。
一色是功须转却,石霜端要髑髅乾。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大功不宰》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的家庭传递的消息,默默地观察其中的真实,观察的地方虚幻而明亮,照耀着寒冷的月光。单一的功业必须转向,石霜端要像干枯的髑髅一样坚定。
诗意:
这首诗词以诗人的视角来表达对功业的思考和觉悟。诗人默默地关注着家族传递的消息,深刻地洞察其中的真相。他观察到真相所在的地方虽然虚幻,但却明亮如霁月。诗人认识到单一的功业是需要转向的,而且在追求功业的过程中,必须像坚定的髑髅一样坚持不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功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诗中的“吾家消息默中看”展示了诗人对家族传承的关注和思考,表现出他对家族命运的关切。诗人用“看处虚明霁月寒”来描绘观察的场景,通过对虚幻和明亮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真相的追求和洞察力。诗中的“一色是功须转却”表明诗人认识到单一的功业是需要转变的,不应过于执着于一种形式的成就。最后一句“石霜端要髑髅乾”用坚定的形象揭示了在追求功业过程中的坚持和毅力。整首诗词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道出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功业的独到思考,给人以启发和思索。
紫云回薄隐新愁,早起钟声也是不。遍地葱花两三亩,至今人道景阳楼。
岁岁今宵乞巧楼,疏星如弈月如钩。莫将寒信侵房屋,肯把閒情问女牛。儿笑无书空曬腹,妇言有酒可浇愁。鹊慵竟失河桥约,尽日喳喳古树头。
九叠峰头一道泉,分明来处与云连。几人竞赏飞流胜,今日方知至味全。鸿渐但尝唐代水,涪翁不到绍熙年。从兹康谷宜居二,试问真岩老咏仙。
西山最高峰,积雪连四季。登楼试寓目,入国有故地。烽候虽久息,武经思豫备。文饶昔筹边,公意今无愧。
浪爪拏舟雪溅空,十年胸际著慈风。如今堂上时相见,分付饮茶谈笑中。
蝉声昨日催秋至,渐觉单衣卷凉吹。闲吟最爱夕阳天,水转澄鲜山转媚。几处桐阴清露垂,萧然物候翻相宜。不知宋玉何为者,畏见西风摇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