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大晟府拟撰释奠十四首》

道之由兴,于皇宣圣。
惟公之傅,人知越正。
兴乡在堂,情文实称。
万年承休,假哉天命。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作品评述

《大晟府拟撰释奠十四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道德和君主的赞美,并探讨了人与道之间的关系。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大晟府拟撰释奠十四首

道之由兴,于皇宣圣。
惟公之傅,人知越正。
兴乡在堂,情文实称。
万年承休,假哉天命。

诗词的诗意是通过表扬君主的品德来探讨道德的兴盛。它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崇敬,认为皇帝是道德的典范。作者提到皇帝的德行超越常人,他是人们所知道的最为正直的人。在皇帝的管理下,社会兴盛,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天命所赐予的,持续万年的幸福。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的赞美和敬仰之情。通过称颂皇帝的圣明和德行正直,作者展现了对皇帝的崇拜之情。这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皇权的推崇和尊敬。

其次,诗词描绘了社会的安定繁荣景象。在皇帝的领导下,国家兴盛,人民安居乐业。诗中的"兴乡在堂"和"情文实称"表达了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展示了隋代社会的繁荣景象。

最后,诗词中的"假哉天命"一句,揭示了作者对皇帝地位的认同和天命的信仰。作者认为皇帝的统治是天命所赋予的,是众人共同接受和崇拜的。这种观念在古代中国的君主观念中是非常重要的,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政治信仰。

总的来说,《大晟府拟撰释奠十四首》这首诗词以赞美君主和探讨道德为主题,展示了当时社会对皇权的敬仰和对社会繁荣的向往。通过对君主的赞美和对社会景象的描绘,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统治和天命观念的认同。这首诗词在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上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 《偈颂二百零五首》

    三界无法,何处求心。风生虎啸,雾起龙吟。泥中有刺,绵里有针。华鸟隔墙相唤甚,十分春事到家林。不堕前后,独超古今。唤回千岁梦,飞出九皋禽。无栖泊,勿猜斟,只个虚空等样心。直下一槌光迸散,斩新弹子出炉金。

  • 《句》

    白苹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

  • 《灵准上人院》

    掩扉当太白,腊数等松椿。禁漏来遥夜,山泉落近邻。经声终卷晓,草色几芽春。海内知名士,交游准上人。

  • 《赠防江卒六首 其二》

    壮士如驹出渥洼,死眠牖下等虫沙。老儒细为儿郎说,名将皆因战起家。

  • 《杂诗(五首)》

    季世罕上寿,百岁为长年。轩皇不可见,颜冉复谁怜。安期乘彩虹,羡门驾紫烟。朝游蓬莱岛,夕宿曾城巅。常恐声风枝,摧折沧海田。徒令骊山客,想望称神仙。

  • 《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

    剪舌双鸲鹆,朝来学语新。祝尧千万寿,岁岁乐端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