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大水後城中坏庐舍千余作诗自咎》

不如无道国,而水冒城郭。
岂敢问天灾,但惭为政恶。
湍回万瓦裂,槎向千林阁。
独此怀百忧,思归卧云壑。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大水後城中坏庐舍千余作诗自咎》是宋代梅尧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如无道国,
而水冒城郭。
岂敢问天灾,
但惭为政恶。
湍回万瓦裂,
槎向千林阁。
独此怀百忧,
思归卧云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大水灾害后,城中的庐舍被摧毁,作者自责并以自己的诗作为反思。诗人觉得即使没有不道德的统治,大自然的灾害也会发生。他感到无法向上天询问这场灾难,因为他自己也感到对政治的腐败负有一定的责任。大水冲击回旋,使得万瓦的房屋破裂,大木槎也撞击千层林阁。在这样的情景下,诗人独自怀着百般忧虑,思念归隐于云雾深处的山谷。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灾害为背景,传递了作者对社会和政治的反思。诗人通过描绘大水灾害对城中庐舍的摧毁,表达了对无道政治的批评。尽管他承认天灾无法完全预测和避免,但他还是感到自己作为一个有责任的政治人物对政治腐败负有一定的责任感。

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湍回万瓦裂"和"槎向千林阁",使诗意更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这些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灾害的破坏力和诗人内心的忧虑。

最后两句"独此怀百忧,思归卧云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渴望回归自然的情感。他感到自己孤独地承担着各种忧虑,希望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灾害和政治腐败带来的破坏,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归隐山林的向往。它既是对时代的批评,也是对理想归宿的憧憬。

  • 《治平寺清音堂》

    普门以眼听,观音以耳观。谓得观听真,竟被耳眼瞒。瞎却观音耳,聋却普门眼。万法本来空,蒙头都不管。

  • 《北苑怀归》

    帝里春深淑气迟,天街无路踏香泥。逢人客坐三分话,到处官衙一局棋。叔夜不堪徒自遣,马卿多病欲何之。归时若遇高阳侣,有酒如渑醉肯辞。

  •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

    相公罢论道,聿至活东人。御史坐言事,作吏府中尘。遂令河南治,今古无俦伦。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轮。府西三百里,候馆同鱼鳞。相公谓御史,劳子去自巡。是时山水秋,光景何鲜新。哀鸿鸣清耳,宿雾褰高旻.遗我行旅诗,轩轩有风神。譬如黄金盘,照耀荆璞真。我来亦已幸,事贤

  • 《奉试明堂火珠》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

    汤汤洪河,经启长源。赤无嘉木,挺生本根。大哉崇基,出乎庆门。发祥垂裕,永世贻孙。

  • 《和太常杜少卿东都修行里有嘉莲》

    春秋罢注直铜龙,旧宅嘉莲照水红。两处龟巢清露里,一时鱼跃翠茎东。同心表瑞荀池上,半面分妆乐镜中。应为临川多丽句,故持重艳向西风。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