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答王内翰范舍人》

相从一笑欢无厌,屡获新篇喜可涯。
自昔居前诮◇秕,幸容相倚媿蒹葭。
白麻诏令追三代,青史文章自一家。
我亦谏垣新忝命,君恩未报发先华。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答王内翰范舍人》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王内翰范舍人的回答和感激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相从一笑欢无厌,
屡获新篇喜可涯。
自昔居前诮秕,
幸容相倚媿蒹葭。
白麻诏令追三代,
青史文章自一家。
我亦谏垣新忝命,
君恩未报发先华。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作者欧阳修回答了王内翰范舍人的问题,并表达了对他的感激之情。诗中描述了他们相互欢笑,互相陪伴,彼此之间的友谊和欢乐是无穷无尽的。作者感到非常幸运,因为他们能够相互依靠,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诗中还提到了白麻诏令,这是指皇帝的诏令,追溯到三代以来。这表明作者的文章被皇帝所赞赏和重视,被收入青史,成为文学史上的佳作。作者自豪地说,他也曾在谏垣(指官府)任职,但他对君主的恩典还没有得到回报,他希望能够早日有所成就。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作者对王内翰范舍人的感激之情,展示了友谊和欢乐的重要性。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豪和对未来的期望。

  • 《生查子》

    妾情歌柳枝,郎意怜桃叶。罗带绾同心,谁信愁千结。楼上数残更,马上看新月。绣被怨春寒,怕学鸳鸯叠。

  • 《别内赴征三首》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翡翠为楼金作梯,谁人独宿倚门啼。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

  • 《白露日独立》

    西风吹我鬓鬅鬙,独立庭中影随形。一岁露从今夜白,百年眼对老天青。经秋不脱无多树,近月能明有几星。惆怅前修人去尽,后生谁可嘱遗经。

  • 《送僧归护国寺》

    京尘拂尽一囊轻,归思飘然入杳冥。五两风高飞榜急,八重山秀倚天青。供花林鸟窥禅熟,闻呪潭龙起蛰醒。他日可容攀社侣,篮与终待叩松扃。

  • 《陪姚合游金州南池(一作金州夏晚陪姚合员外游南池)》

    柳暗清波涨,冲萍复漱苔。张筵白鸟起,扫岸使君来。洲岛秋应没,荷花晚尽开。高城吹角绝,驺驭尚裴回。

  • 《晚步阡陌见水珠逡逡上沿苗叶月华露彩相映清》

    水珠卷苗叶,夕气转阴机。浩露添璀璨,明蟾坐发挥。静窥关物理,行拂上人衣。除却长沮伴,能知此竟稀。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