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欲见无路,满秩西归有时。
及君铃阁少事,饮我松醪满卮。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相思欲见无路,满座西归有时。
及君铃阁少事,饮我松醪满杯。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苏辙与文与之间的相思之情。苏辙渴望与文与相见,然而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他希望能够在某个时候完成他的行程,回到西方(可能是指他的故乡)。当然,如果文与在铃阁有些空闲的时候,他们可以一起喝松醪酒,共度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对文与的思念之情。相思之情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苏辙通过描绘他们相见的困难以及对未来的期盼,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情感。他希望能够找到相见的路,与文与共度美好时光。
诗中的"满座西归有时"意味着苏辙希望能够有机会离开当前的地方,回到西方,与文与相见。"及君铃阁少事,饮我松醪满杯"表达了苏辙希望文与能够抽出一些时间,与他共饮松醪酒,享受相聚的快乐。
整首诗以简练的六言句式构成,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苏辙清新、含蓄的文风。这首诗词通过表达作者的思念之情,打动了读者的心灵,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情感的真挚。
不见陶家门外柳,柴扉一径遥通。闭门终日掩清风。感君高节,绿荫向人浓。篱落萧疏鸡犬静,日长飞絮濛濛。先生一醉万缘空。经时高卧,不到翠阴中。
宿雾初披縠,晨霞暂照梁。千金经换笑,七驾未成章。尘暗神妃襪,衣残侍史香。深情传宝瑟,终古怨清湘。
异枝同颖绕祥云,贡入南州瑞木新。并影薰风舞交翠,要知仁政在斯民。
山间藜杖看初春,忽报沧洲除命新。今日昌黎司宪部,几年陆贽任词臣。扶持世道岂无策,宗主时贤今有人。老懒贵游书尽绝,一诗隃寄霅江滨。
萧条安化驿,倦客思悠哉。积水连天阔,青山送客来。疏篱风卷叶,败屋雨生苔。寄语淮阳旧,人今放逐回。
佳花香蔼蔼,老柏意萧萧。如何苍翠质,许附繁柔条。仙人踏锦障,衬步武夷桥。愿托岁寒心,凌虚上烟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