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从李叟游都市,久伴蓝翁醉画堂。
不似苏门但长啸,一生留恨与嵇康。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答吴和二绝》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习惯跟随李叟在都市游玩,
长期与蓝翁一起在醉画堂畅饮。
虽然不如苏门(指苏轼)那样长啸,
一生却怀有与嵇康相同的遗憾。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苏辙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谦和自省之情。他自称习惯跟随李叟(指李觏)在都市中游玩,与蓝翁(指蓝田)一起欣赏酒后作画。苏辙承认自己的才华不及苏门(指苏轼),不敢像苏轼那样高声歌唱。虽然他与嵇康相同,怀有一生无法排遣的遗憾。
赏析:
1. 背景描写:诗中提到了李叟和蓝翁,分别指代李觏和蓝田,这两位都是当时有名的文人。他们的名字为诗词增添了一层历史色彩。
2. 自谦与自省:苏辙在诗中自谦自己的文学成就不及苏轼,不敢高声歌唱。这种自谦与自省的态度表现了作者的谦虚和对自身的审视。
3. 嵇康的遗憾:诗中提到了嵇康,他是晋朝的文学家、音乐家,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忠臣。嵇康一生忠诚而坎坷,最终被当权者所杀。作者将自己的遗憾与嵇康相提并论,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总体而言,《答吴和二绝》通过对自己与他人的比较,表达了作者自谦、自省和追求理想的情感。这首诗虽然简短,但通过几个关键词和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仙翁看月三百秋,江波日去月不流。肯因炎尘暝空阔,直与江月同清幽。苍梧云气眉山雨,玉箫三年无今古。九天雨露蛰蛟龙,琅玕长凭清虚府。
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居山七八年。草履只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长流上涧泉。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吾儿来侍侧,供我一秋兰。萧然出尘姿,能禁风露寒。移根自岩壑,归我几案间。养之以水石,副之以小山。俨如对益友,朝夕共盘桓。清香可呼吸,薰我老肺肝。不过十数根,当作九畹看。
草路无泥未有尘,城南城北总游人。不缘香火来山墅,孤员今年半断春。
竹径女萝蹊,莲洲文石堤。静深人俗断,寻玩往还迷。碧潭秀初月,素林惊夕栖。褰幌纳蟾影,理琴听猿啼。佳辰改宿昔,胜寄坐睽携。长怀赏心爱,如玉复如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