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答吴与几二首》

人心如惊飚,飘忽无定时。
默与身为雠,昼夜万里驰。
兀兀形未凋,茫茫神先疲。
所丧甚丘山,所得微稗稊。
日月不相饶,矧可自伤夷。
志憯剧镘锄,欲问孰能知。
种苗须善本,本善苗必滋。
养生须养心,心怡气不衰。
学问自可求,予言岂汝欺。

作品评述

《答吴与几二首》是宋代诗人李复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生活哲理为主题,通过描绘人心的起伏和追求真理的苦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

诗词中的"人心如惊飚,飘忽无定时"表达了人心的多变和不稳定性,人的思想和情感像狂风一样时而平静,时而激烈,难以捉摸。而"默与身为雠,昼夜万里驰"则意味着诗人默默地与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不断追寻真实的自我,不受外界干扰的束缚。

诗词中的"兀兀形未凋,茫茫神先疲"描述了诗人在追求真理和理想的过程中,身体疲惫,精神憔悴,但他的志向依然坚定不移。他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仍然保持着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人生的热爱。

"所丧甚丘山,所得微稗稊"表达了诗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失去的东西是巨大的,而所获得的东西却微小而稀少。这种对真理追求的艰辛和回报的不对等,使诗人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中的"日月不相饶,矧可自伤夷"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诗人意识到时间的残酷和生命的短暂,因此更加珍惜每一刻,不愿虚度光阴,对自己的内心深处产生了自省和思考。

"志憯剧镘锄,欲问孰能知"表达了诗人对追求真理的渴望和对智慧的向往。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能够解答他疑惑的人,或者一个能够与他一同探索真理的伙伴。

"种苗须善本,本善苗必滋"和"养生须养心,心怡气不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视。他认为只有通过修养自己的内心,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使生活得到滋养和提升。

最后两句"学问自可求,予言岂汝欺"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他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人可以获得真知灼见。他向人们表示,他的言辞并非欺骗,而是真诚地希望人们一同追求智慧和真理。

总而言之,这首诗词通过对人心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真理、智慧和人生意义的追求。诗意深邃,引人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对人性的思索,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情感表达力。

  • 《过湖口望庐山》

    江行初见雪中梅,梅雨霏微棹始回。莫道无人肯相送,庐山犹自过湖来。

  • 《苏武令》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 《送隐者一绝》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 《游峡山和东坡韵》

    双虬挟泓玉,奥入百转湾。向无长公诗,草木今何颜。此山二百年,偃蹇客往还。长风驾余舟,老人急开关。逢迎欠高僧,喜有识面山。平生癖幽壑,便合茅三间。君命何敢留,归棹随赐还。惭愧和光翁,笑指青童鬟。

  • 《虞美人》

    以送之。时正之被召淮阳堂上曾相对。笑把姚黄醉。十年离乱有深忧。白发萧萧同见、渚江秋。履声细听知何处。欲上星辰去。清寒初溢暮云收。更看碧天如水、月如流。

  • 《踏莎行(灵泉重阳作)》

    菊露晴黄,枫霜晚翠。重阳气候偏如此。异乡牢落怕登临,吾家落照飞云是。举扇尘低,脱巾风细。灵苗医得人憔悴。灯前点检欠谁人,惟有断鸿知此意。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