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碧被层颠,灵姿映大千。
天光白毫际,山色钿螺边。
海客供鬘贝,江神捧坐莲。
衔花驯鹿往,投钵毒龙眠。
影压中流浪,香飘万里船。
慈威济终古,何止一长川。
某闻望之补郡,常雅意于本朝;长孺爲郎,每注情于禁闼。皆欲恢明景化,徽序懿纲。宣硕惠于政经,奉清光于昼接。前闻尽在,茂躅可徵。恭惟学士淑问熙朝,英猷秀世。颁条列土,重季布之股肱;陪议外庭,凑吾丘之智略。果膺绿诏,入觐紫宸。盖丕绩以上闻,表清衷之弥属。饬东方之骑,飞鞚载严;趣舍人之装,輶轩既御。而某夙叨恩纪,敢嘿颂声。才愧巴人,莫预弥高之唱;惠同嘉树,愿赓勿剪之谣。谨斋沐成七言四韵送行诗三章,缮写捧诣客次,祗候陈献。理非逮意,言且无文,甫成怫悦之辞,少系中和之作。
《大像阁》是宋代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追碧被层颠,
灵姿映大千。
天光白毫际,
山色钿螺边。
海客供鬘贝,
江神捧坐莲。
衔花驯鹿往,
投钵毒龙眠。
影压中流浪,
香飘万里船。
慈威济终古,
何止一长川。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座大型佛像阁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描写佛像阁的各个细节,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佛像的庄严和神圣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佛像阁的壮丽景象。首句“追碧被层颠”,形容佛像阁高耸入云,宛如追逐碧空。接着,“灵姿映大千”,表达了佛像的神圣和庄严,映照着广阔的世界。
接下来的两句“天光白毫际,山色钿螺边”,通过对天空和山色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佛像的庄严和壮丽。
诗中还描绘了供奉佛像的情景:“海客供鬘贝,江神捧坐莲”,表达了人们对佛教的虔诚和敬仰之情。
接着,“衔花驯鹿往,投钵毒龙眠”,通过描绘佛像阁周围的景物,展示了佛像的威严和力量。
最后两句“影压中流浪,香飘万里船”,以意象的方式表达了佛像的存在给人们带来的庇佑和慈悲,使人们在纷繁的世界中得到安抚和指引。
整首诗词通过对佛像阁的描绘,展示了佛教信仰的崇高和庄严,以及佛像的神圣和慈悲。同时,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意象的表达方式,使诗词更具艺术感和感染力。
此生居此世,堪笑复堪悲。在处有岐路,何人无别离。长当多难日,愁过少年时。穷达都判了,休闲镊白髭。
悲哉执手泣,论著谨毋忘。岂识迁它日,能紬石室藏。
西北秋风动碧云,经年忽忽惨离群。去辞北阙投新绶,归老东山缀旧文。诗遇惠连须长价,书从阿买可张军。平生胜理思悬解,糟粕徒观愧运斤。
会稽新命剖鱼符,又向蓬山锁直庐。林壑萦回多洞府,人烟高下半楼居。知音好采柯亭竹,博物应探禹穴书。公暇仙舟宜案部,鉴湖晴色照乡闾。
文脉绍云龛,儒酸味转甘。一官人谓晚,三邑政无惭。身健归何早,孤贤道饱参。渊明生自祭,挥泪听佳谈。
蛩泣草根露,鹤鸣松顶风。标格既有异,音韵那能同。我家水石村,圆月出中峰。樵子时往还,野客多仙踪。杳杳林表磬,冥冥岩下钟。雾重时作雨,衣翠湿重重。孔窍明似藕,肌骨通玲珑。岩花时嗅馥,掩冉纷青红。万叶互戛击,琴瑟间笙镛。我当大闷时,一啸来清风。凤鸣相应和,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