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扶明主自春宫,万国升平出至公。
顾命一时聊共政,思齐千古遂同风。
外家恩数仍长信,原庙蒸尝即治隆。
欲叙圣功歌挽者,乾坤难入画图中。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诗词:《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中文译文:
保扶明主自春宫,
万国升平出至公。
顾命一时聊共政,
思齐千古遂同风。
外家恩数仍长信,
原庙蒸尝即治隆。
欲叙圣功歌挽者,
乾坤难入画图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秦观创作的《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诗词表达了对太皇太后的哀悼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政治现实和社会风貌。
首先,诗词以"保扶明主自春宫,万国升平出至公"开篇,表达了太皇太后在春宫中辅佐明主,使万国太平的功绩。太皇太后以至公之德行治理国家,使天下安定繁荣。
接下来,诗词描绘了太皇太后在朝廷中的身影:"顾命一时聊共政,思齐千古遂同风"。太皇太后在关键时刻顾全大局,与当时的政治家共同治理国家,体现出她高度的政治智慧和胸怀。
诗词的下半部分提到了外家的恩德和对太皇太后的赞誉:"外家恩数仍长信,原庙蒸尝即治隆"。这里指的是对太皇太后家族的感激和尊敬。原庙蒸尝即治隆,意味着太皇太后的功德将永远被后人所传颂。
最后两句"欲叙圣功歌挽者,乾坤难入画图中"表达了对太皇太后功绩的称颂和挽歌。诗人表示,太皇太后的伟大功绩难以用言语和图画来表达,只能以挽歌的形式来追忆和颂扬。
这首诗词通过对太皇太后的赞美,表达了对她在政治和社会方面的杰出贡献的敬意和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政治的风貌和社会的价值观。整首诗词抒发了对太皇太后的深深敬仰和对她所创造的辉煌成就的赞颂。
西北有高楼。淡霭残烟渐渐收。几阵凉风生客袖,飕飕。心逐年华衮衮流。花卉满前头。老懒心情万事休。独倚栏干无一语,回眸。鼓角声中唤起愁。
日下芜城莽苍中,湿萤撩乱起衰丛。寒烟陈后长门闭,夜雨隋家旧苑空。星散欲陵前槛月,影低如试北窗风。羁人此夕方愁绪,心似寒灰首似蓬。
我佩绿绮琴,独上麻姑坛。七弦试拂拭,一天星斗寒。仙子为我来,降语五云端。世人知音少,君今休要弹。
园吏乘冬和,荷锄去宿莽。主人因其勤,筑土截荒壤。移枯复窊缺,划径就平广。东北倚高城,巇险不可上。爱彼林木深,便为丘壑想。更待春风归,日探花卉长。但愿多置酒,应得时一往。
知君非我载醪人,终日相随免污茵。赏尽高山见流水,唱残白雪值阳春。中分香积如来钵,对现毗耶长者身。谁拂定林幽处壁,与君图写继吾真。
每日河南府,依然似到家。杯尝七尹酒,树看十年花。[七尹酒味不同,备尝之矣。即府中新果园。]且健须欢喜,虽衰莫叹嗟。迎门无故吏,侍坐有新娃。暖阁谋宵宴,寒庭放晚衙。主人留宿定,一任夕阳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