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
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劒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答友人赠乌纱帽》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的中文译文是: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
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诗的开篇,描绘了作者李白收到一顶乌纱帽,与白色接蓬(指白色的头巾)相比,乌纱帽更胜一筹。乌纱帽是一种黑色的帽子,可能是一种象征权威或高贵的物品。作者用这个形象来表达自己的骄傲和自豪。
接下来的两句诗中,作者提到自己是一个山人,不照镜子。这里的山人指的是隐居在山中的人,远离尘嚣,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照镜子则暗示作者不在乎外界的评价和世俗的虚荣。稚子道相宜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天真纯洁的态度,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友人所赠乌纱帽的喜爱和认可。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李白洒脱豪放的个性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的乌纱帽象征着权威与高贵,而作者作为山人,却不在乎外界的眼光,保持自己的纯真和自由。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展示了作者李白的独立个性和追求真实自我的心境,表达了对友人赠礼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呼应了李白常常以豪放的诗风和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而闻名于世。
黑云漆天雷破地,风卷雷射雨倾泻。喷崖倒壑恣颓荡,咫尺不可辨牛马。鸡豚已见逐高浪,禾稻应须没平野。莫言鱼鳖走堂厨,且看泥沙漫屋瓦。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
北风哭夜星辰寒,竹篱敲戛鸣琅玕。老蟾瘦噤失光采,天地冻合鱼龙乾。慨然忆归几千里,长江大山交屈蟠。湘水东去注不极,我心夜夜如鸣湍。弟兄起居谅欢适,高堂彩衣翩翻翻。嗟我摧颓落苍海,两腋恨无双飞翰。远方就学何所得,数年短发才胜冠。何时拂袖得归去,春风笑满南陔兰。
桃李欲开天雨雪,二月山城无奈寒。赖尔狐裘来送质,更须樽酒放愁宽。
将军帐下来从客,小邑弹琴不易逢。楼上胡笳传别怨,尊中腊酒为谁浓。行人醉出双门道,少妇愁看七里烽。今日相如轻武骑,多应朝暮客临邛。
兰釭背壁影微微,千里天涯客梦归。一夜海风声不断,晓来寒叶满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