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穷男子,其好胆气成。
鸿毛在乡里,骥足本乾坤。
周孔为逢揖,轲雄自吐吞。
平生所怀抱,应共帝王论。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大元观题壁》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十穷男子,其好胆气成。
鸿毛在乡里,骥足本乾坤。
周孔为逢揖,轲雄自吐吞。
平生所怀抱,应共帝王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和志向的自信和豪情。诗中提到的"三十穷男子"指的是作者自己,年过三十,仍然贫穷,但他坚信自己的胆气和才华可以使他获得成功。"鸿毛在乡里,骥足本乾坤"这句话意味着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人物也可能拥有非凡的才能,正如一根鹅毛可以在乡间飞翔,一匹骥马具备改变世界的潜力。
接下来的两句"周孔为逢揖,轲雄自吐吞"是对古代伟大人物的赞颂。周孔指的是周公和孔子,他们在古代被尊为圣贤,代表着道德和智慧。这里表达了作者想要与古代伟人并肩而行的愿望。而"轲雄自吐吞"则指的是轲辕斯和孟尝君,他们是古代的英雄人物,以其勇猛和智谋闻名。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在正义和勇气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
最后两句"平生所怀抱,应共帝王论"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一生追求的渴望。他希望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能够得到皇帝和君王的认可和赞赏,与他们一起共同谋划国家大事。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自身才能的自信。他相信即使是贫穷的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勇气和才华在历史舞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同时也对古代圣贤和英雄人物表示了敬仰之情。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和个人价值的思考和追求。
天孙红锦浅深裁,为惜芳苞未肯开。争奈东风披拂甚,枝头次第吐香腮。
神护天关色正庄,挽回帝眷一丝香。人间雨信先鸣鹳,仙界雷翁叱卧羊。剡剡青身迷迥野,浮浮白水溜方塘。丰年信出为霖手,恳悃忧民意叵忘。
思齐太任,嫔于周京。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不可科测,矧可强名。镂玉绳金,昭哉号荣。
炎光炽。枕簟凉如水。芰荷覆沼双鸳戏。香飘水阁藕花开。帘上金钩燕子回。霄露清尘临上苑,朝云暮雨过阳台。过阳台。别神女。思君心如
月明江静寂寥中,大家敛袂抚孤桐。古人已矣古乐在,彷佛雅颂之遗风。妙手不易得,善听良独难。犹如优昙华,时一出世间。两忘琴意与己意,乃似不著十指弹。禅心默默三渊静,幽谷清风淡相应。丝声谁道不如竹,我已忘言得真性。罢琴窗外月沈江,万籁俱空七弦定。
层台高几许,此即会稽图。一目空秦望,千峰压镜湖。云烟分境界,城郭限廉隅。他日传佳话,兰亭与此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