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才及二三里,已复浅流如冻河。
君有短书谁远寄,时因燕子拂樯过。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答再和》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舟行才及二三里,
已复浅流如冻河。
君有短书谁远寄,
时因燕子拂樯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舟行的景象,舟行了二三里的路程,却遇到了浅流,就像是冻结的河流一样。诗人回应了某人的短信,询问他是谁远道寄来的,而这正是因为燕子从船帆上掠过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简洁而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舟行的图景。舟行二三里的距离并不算远,然而,船却遇到了浅流,仿佛是冬天结冰的河流一般。这种景象既可以理解为客观的自然景观,也可以视为诗人内心的情感投射。浅流如冻河的描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困境和沉郁。
诗人在回应某人的短信时,询问对方是谁远道寄来的。这种表达似乎带有一丝戏谑和调侃之意。诗人以燕子拂樯为由,将自己回信的时机与燕子的经过联系起来,显得轻松而自然。这也可能是诗人对于生活中微小瞬间的敏感捕捉和幽默诙谐的表现。
整首诗情感内敛,言简意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微小事物的敏感触动,诗人抒发了内心的情感,展示了他对于生活的细腻洞察和幽默的态度。
信使频驱传,元戎罢枕戈。茅茨随处有,禾稼望中多。寓舍时吴语,丰年半楚歌。泰然真乐土,谁为挽天河。
伴我山城惯嶮巇,长因马健感吾衰。三年粗了痴儿事,并日犹嗟灶妇炊。会见千金市龙种,可能一笑换蛾眉。还家劣有枯籐在,神驾尻轮得自欺。
岂知经史深相误,两鬓垂丝百事休。受业几多为弟子,成名一半作公侯。前时射鹄徒抛箭,此日求鱼未上钩。竹里断云来枕上,岩边片月在床头。过庭急雨和花落,绕舍澄泉带叶流。缅想远书聆鹊喜,窥寻嘉果觉猿偷。旧诗改处空留韵,新酝尝来不满篘.阮瑀如能问寒馁,风光当日入沧洲。
仕已都无喜愠三,有弦不解但操南。归来稳上论思直,政尔民情已熟谙。
二月看看已过半,春雨尚尔不放晴。杨柳长堤飞鸟过,鸬鹚新水没滩平。
五更残雨滴檐头,探借天公一月秋。只道风吹云散尽,数声桑下又鸣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