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戴不胜》

昔在宋王所,皆非薛居州。
区区一不胜,辛苦亦何求。
怀禄讵有耻,知命乃无忧。
此士自可怜,能复识此不。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戴不胜》

昔在宋王所,
皆非薛居州。
区区一不胜,
辛苦亦何求。

怀禄讵有耻,
知命乃无忧。
此士自可怜,
能复识此不。

中文译文:
昔日在宋王的朝廷,
并非薛州居士。
区区之才力不胜,
辛勤劳苦有何所求。

拥有禄位的人岂会感到耻辱,
明白命运才能无忧无虑。
这样的士人实在令人怜悯,
能够重新认识到这一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思考和对命运的领悟。诗中描述了作者曾在宋王朝任职期间,发现自己并非像薛居州那样出色才华,感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工作辛苦但回报甚少。然而,作者并不为自己的功名地位感到羞耻,因为他懂得命运的安排是无法左右的,明白了知命才能无忧无虑。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这样的士人的同情和对自己能够重新认识到这一点的庆幸。

这首诗抒发了王安石对官场的看法和对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明白人生真谛的心态。作者并不追求虚荣和功名利禄,而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才能和命运,认为明白知命才是真正的无忧无虑之道。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向人们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和智慧。

  • 《下山雨骤》

    下山虽幸免颠跻,骤雨冥冥步转迷。白马已翻青嶂去,黄鹂犹恋绿林啼。人皆有路通霄汉,我独无桥渡涧溪。且傍田塍欹侧过,从教甲子混涂泥。

  • 《用宇文龙图韵赠龙华印老》

    少年一口吸西江,圣处端能走季咸。净观清冷横一水,远怀孤秀揖千岩。溪云卧久看频度,山日谈余讶半衔。便欲瘦筇来问讯,上方应恐隔仟凡。

  • 《奉和删修郎中舅达庵》

    分明日用不难知,邂逅庵成一赋诗。身在山林志廊庙,从来此士得圆机。

  • 《山楼枕上》

    山近寒偏草,愁多睡不沈。鸦啼半夜月,鹤唳五更风。晓接残灯里,吟成落叶中。尘埃今已厌,懒听上方钟。

  • 《赵守礼延入学陈伯跃有诗咏其事因和以复之》

    赵学规模本自宏,师传敢背此心盟。追思严训昭如在,立誓终身笃所行。每患无成辜宿志,那知自鬻钓浮名。贤侯爱友交提奖,重我惭惶未见荣。

  •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樽字》

    御气三秋节,登高九曲门。桂筵罗玉俎,菊醴溢芳樽。遵渚归鸿度,承云舞鹤鶱.微臣滥陪赏,空荷圣明恩。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