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代父送人之新安》

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

作者介绍

陆娟,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明弘治时期。松江(今属上海市)人,能诗。华亭陆德蕴(润玉)之女,马龙妻。其父隐居北郭,有高行,曾为明代书画家沈周的老师。

陆娟的文学成就

  其《代父送人之新安》一诗比较有名,清沈德潜、周准合编之《明诗别裁集》,选明代340位作者1020余首诗,入选名婉者9人,陆娟此诗被收录;清朱梓、冷昌言合编之《宋元明诗合钞三百首》,仅选三代145位作者311首诗,其中入选闺秀仅二人,而陆娟此诗亦被收录。此诗善于蹈袭,能“循蹊而别悟”,铸出“出蓝生冰之言,”与前贤之作是不妨并美的。

作品评述

代父送人之新安注释

毵毵(sānsān),形容柳条细长柔软。

代父送人之新安鉴赏

  题中“代父”当指代父亲作送别诗,不是代父送客。“新安”是歙州(今安徽歙县)的别称。明万历年间于广东新设新安县,那已是陆娟之后的事情。

  这首诗设色艳丽,如同画卷,颇有女性的特点。全诗用二幅画面组成。前二句一幅,为告别图,后一句一幅,为江上行舟图。

  先说前二句。所写为江边一亭(“津”,江河),亭旁杨柳数行,条条缕缕,飘拂风中,新叶晶莹如碧玉。“碧”字透出光泽感,如画面上的亮色。树下站立着行者与送者,正在作最后的告别,彼此酒已半酣。著“东风”二字,关照上句的柳条,又由此似乎看到人物的衣带轻飏,衬托出酒后陶然之态。作者省略前后内容,单取一个视觉形象,同上句可以配成完整画面。另外,通常离别诗,多抒写悲苦之情,而作者对此显然不愿渲染,因为恐怕破坏她所描绘的美丽图景。

  至第三句,已转入舟行江上。描写落花,暗借上句“东风”二字,呈现飞舞之态。“万点落花舟一叶”,映照得何等漂亮。似乎是漫天春色,环绕行人。这实在是一个画面的描摹。本来,即使夸张,也不可能有那许多落花飞到江面上去。但作为图画来看,因为是在一个平面上,“万点落花”便可与“一叶舟”相衬托。结句借助联想,想象舟行江南,一路均是飞花,始终可以满载春色。这句利用诗歌表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长处,将眼前景象,作无限延展,使诗中情味更浓。同时亦有祈祷行人一路平安欢乐的意思。

  此诗即为“代父”而作,当是在作者出嫁以前。按古时习惯,其年龄不会超过十七、八岁。所以在这首诗中,关于送别本身,着墨不多,离情别思,也虚淡若无。作者呈现的,全是一个少女对美丽春光的无限欢欣。

  • 《送周草庭任云南佥事》

    春草满庭芳,玩之生意长。草莱被满野,不剪禾黍伤。我愿草庭子,生意怕满腔。乃持剪伐具,去我天一方。我闻彼绝徼,蒺藜罗中央。亦有螟与蛭,虺蛇杂蜣螂。种种积丑恶,而于草中藏。剪与不剪欤,我行课其场。大哉天地仁,剑物用繁霜。

  • 《后元佑行上辨章乔益公》

    正月二日天气清,六符两两三阶平。合门催班报麻案,珂马玎玲万人看。押麻参政拆玺封,宣词舍人来殿东。鞠躬一声百寮听,军国平章乔益公。天心果与人心同,大哉圣断天与通。本朝太平说元佑,五岳三光浑未剖。当年一日三制颁,吕范堂堂分左右。虔中大老更魁杰,申国勋名比韩富。

  • 《自江西归九华》

    他乡终日忆吾乡,及到吾乡值乱荒。云外好山看不见,马头歧路去何忙。无衣织女桑犹小,阙食农夫麦未黄。许大乾坤吟未了,挥鞭回首出陵阳。

  • 《祁门道中即事》

    饼饵商量全孕麦,衣裳消息半芽桑。山堂草色梦魂远,官路柳丝心绪长。

  • 《送晓容》

    庞眉苍面已衰翁,犹踏天衢尘土中。收得閒名好归去,鲜鱼白酒醉秋风。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心空月高,发白雪饶。气吞百川兮其口如海,浪卷万里兮其舌翻潮。一句直指,三乘独超。忽雷破蛰起平地,赤脚踏虹登九霄。影草笑无术,烂柯知有樵。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