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陵阳芳桂丛,凌风擎出蕊珠宫。
渥丹自是天然质,不学桃花点注红。
陈耆卿(一一八○~一二三六),字寿老,号篔窗,临海(今属浙江)人。从叶适学。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嘉定赤城志》卷三三),时年三十五。十一年,爲青田簿,十三年,改庆元府教授。歷舒州教授(《水心文集》卷二五《陈处士姚夫人墓志铭》)。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除秘书省正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累迁着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官终国子司业(《赤城诗集》卷二)。三年卒(《全宋词》)。有《篔窗集》初集三十卷、续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一卷。另纂有《嘉定赤城志》四十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有关诗文。 陈耆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篔窗集》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代和陈郎中丹桂三首》是宋代诗人陈耆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古陵阳芳桂丛,
凌风擎出蕊珠宫。
渥丹自是天然质,
不学桃花点注红。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陵阳地区盛产的芳香桂花。桂花簇拥成丛,如同宫中挂满了珍珠般,在风中矗立,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桂花的颜色鲜艳如红宝石,而且这种颜色是天然的,不需要学习桃花点缀才能变得艳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描绘了陵阳地区盛产的桂花。陵阳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故乡,盛产名贵的桂花。诗人以"千古陵阳芳桂丛"开篇,表达了桂花在陵阳地区的长久存在和丰盛的生长。"凌风擎出蕊珠宫"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桂花盛开时花朵高挂在风中,如同一座珍宝般的宫殿。这样的描写使人感受到桂花的高贵和典雅。
接下来的两句"渥丹自是天然质,不学桃花点注红"表达了桂花红艳的颜色是天然的,不需要像桃花一样人为地点缀。这种自然的红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表达了桂花独特的魅力和美丽。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陵阳的桂花景象,通过对桂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倾慕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这首诗词以其简练的表达方式和鲜明的意象,展示了陈耆卿的才情和对桂花美的独到感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隔岸重门笑语微,摇摇烟影飐帘衣。翠环玉指箜篌梦,尚识轻舟天际归。
草径蜿蜒十里间,云间若在画图看。万松密翠地无影,一水长清空自寒。
西园来最数,要是使君閒。坞有常眠石,台无未识山。池光兼日动,枫影带林殷。鸟没苍茫外,天垂摇落閒。归云高杳杳,晚菊正斑斑。幸有斋中熟,无嫌向晦还。
金波秋静,桂兰香重。瑞应熊罢佳梦。锦绷惊出玉麟儿,道释氏、老君亲送。寿筵增庆,朝鞍归控。恰及瑶觞拜捧。平津起舞棣华歌,好一醉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芝盖不来云杳杳,仙舟何处水潺潺。君王谦让泥金事,苍翠空高万岁山。天汉东穿白玉京,日华浮动翠光生。桥边游女珮环委,波底上阳金碧明。月锁名园孤鹤唳,川酣秋梦凿龙声。连昌绣岭行宫在,玉辇何时父老迎。
相从文字盟,不与如此酒。他日有移文,毋令猿鹤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