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兰愧死菊羞黄,世上龙涎不敢香。
独有含香人晚步,搘筇一笑倚斜阳。
陈耆卿(一一八○~一二三六),字寿老,号篔窗,临海(今属浙江)人。从叶适学。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嘉定赤城志》卷三三),时年三十五。十一年,爲青田簿,十三年,改庆元府教授。歷舒州教授(《水心文集》卷二五《陈处士姚夫人墓志铭》)。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除秘书省正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累迁着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官终国子司业(《赤城诗集》卷二)。三年卒(《全宋词》)。有《篔窗集》初集三十卷、续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一卷。另纂有《嘉定赤城志》四十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有关诗文。 陈耆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篔窗集》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是宋代陈耆卿所写的《代和陈郎中丹桂三首》。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兰愧死菊羞黄,
世上龙涎不敢香。
独有含香人晚步,
搘筇一笑倚斜阳。
译文:
春天的兰花因为害羞而自愧死去,
世上的珍稀花卉也不敢散发龙涎的香气。
只有那含香的人,在傍晚漫步时,
搀扶着拐杖,一笑倚在斜阳下。
诗意:
这首诗以花卉为题材,通过对春兰和菊花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花卉之美的赞叹与自嘲。作者认为春兰美丽得让菊花感到羞愧而凋谢,龙涎是传说中的珍贵香气,即使世上的珍稀花卉都不敢与之媲美。然而,只有那些懂得欣赏花香的人,在傍晚时分,倚着拐杖,一笑间就能感受到花香的魅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花卉的美丽和芬芳。春兰和菊花作为两种常见的花卉,通过对比,凸显了春兰的高贵和出众。作者运用了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将菊花比喻为对春兰的羞愧感到死去,形象生动。龙涎作为珍贵的香气,用来形容花香的美妙,进一步突出了春兰的独特价值。最后两句表达了只有那些懂得欣赏花香的人,才能在傍晚时分感受到花香的美好,通过倚拐杖、倚斜阳的形象,给人一种宁静、优雅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对花卉的描写,道出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自身的自嘲。同时,诗中还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记青年充赋,曾射策,对严宸。便暮省朝台,才离*辖,又掌丝纶。狂愚岂胜时用,幸扁舟归去早知津。一任无钱使鬼,犹能有笔通神。交游萍水百年身。襟袂几回分。正雪后花前,江东渭北,嗟我怀人。澶渊召棠成颂,肯推扬余韵颂庄椿。老矣甘心伏枥,天衢行看翔麟。
祖龙驱群龙,疏此万丈沟。雨工恋故栖,十步九回头。至今秦淮曲,蜿若春蛇游。舟师厌回互,叹息倚柁楼。维昔东巡初,八极围寸眸。天端有佳气,郁郁东南浮。卜云当兴王,在後五百秋。叱吒召六丁,惨淡风云愁。凿渠断地脉,自谓神与谋。乾坤有端倪,已露不可收。大帝开吴天,定鼎
唐子能诗世一家,不矜纤巧翦天葩。直闚六义追风雅,世上骚人谩苇麻。
簿书丛里厌纷埃,夙驾輶轩此地来。好是板舆将母乐,不妨樽酒为花开。难拚胜赏哦诗适,生怕严城打鼓催。明日江头还眺望,松风阁上几徘徊。
圣世贤公子,符节镇名邦。褰帷一见丰表,无语已心降。永日风流高会,佳夕文字清欢,香雾湿兰?。四座皆豪逸,一饮百空缸。指呼间,谈笑里,镇淮江。平安千里烽燧,卧听报云窗。高帝无忧西顾,姬公累接东征,勋业世无双。行捧紫泥诏,归拥碧油幢。
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