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传觞盛,皇只布德初。
海波翻雅奏,云露湿华裾。
晴送君恩暖,寒收物意舒。
春耕无叹息,庶不负于胥。
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祐中,爲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爲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代人和御制上巳锡宴诗》是宋代诗人毛滂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曲水传觞盛,皇只布德初。
海波翻雅奏,云露湿华裾。
晴送君恩暖,寒收物意舒。
春耕无叹息,庶不负于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上巳节宴会的盛况,并表达了对皇帝的赞颂和对国家富强繁荣的期望。诗人以婉约的笔触,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君主恩德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富饶丰收、民众幸福的祝愿。
赏析:
这首诗词以曲水传觞的宴会场景为开篇,形容盛况壮观,意味着欢乐和豪情洋溢。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皇帝的赞颂,称颂皇帝的德行初绽芳华,意味着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卓越才干和善良品德。海波翻涌,云露滋润着华裾,形容自然界的景象与宴会的热闹气氛交相辉映。晴天送来君主的恩德之暖,寒天收获着民众的物质满足和情感舒畅,展示了皇帝对人民的关怀和国家的繁荣。最后,诗人以春耕无叹息来表达对国家繁荣的期望,希望人民能够努力耕作,不辜负皇帝的期望和恩德。
整首诗词以婉约清新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宴会场景,抒发了诗人对皇帝的赞颂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同时,表达了对民众幸福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治世观念,弘扬了君主制度下的忠诚与感恩之情,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时代特征。
名士为官处,登楼景好题。县城蚕市闹,村墅鹊巢低。日暖园蔬嫩,烟晴垅麦齐。长宜同此望,那忍话分携。
天涯留滞岁将除,短发萧条叹客居。枫叶共飞游子梦,梅花不见故人书。云浮关树千山尽,夕照江烽万里余。回首旗亭心更远,每看征马一踟蹰。
一饱听钟鱼,浮生百念疎。不知门外事,长对案头书。白日闲中过,青山深处居。老天怜供薄,夜雨长园蔬。
平生四海有知心,宿草秋风只感今。独向西皋一回首,未曾平面已兰金。
楼台掩映入春寒,丝竹铮鏦向夜阑。席上弟兄皆杞梓,花前宾客尽鸳鸾。孙弘莫惜频开閤,韩信终期别筑坛。削玉风姿官水土,黑头公自古来难。
我住北山下,南山横我前。北山似怀抱,南山如髻鬟。怀抱冬独暖,髻鬟春最鲜。松鬈沐初净,山蘤插更妍。我来犹斜阳,我望忽夕烟。一望便应去,不合久凭栏。山意本日惜,如何许人看。急将白锦障,小隔青鬓颜。近翠成远淡,缥渺天外仙。谁知绝奇处,政在有无间。顷刻万恣熊,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