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摛锦已堆胸,直指威声府仰中。
蜀部星高千幛静,平舆龙起一渊空。
阅人妙学函明镜,飞镝清心本素风。
垂手污涂收酱瓿,为怜识字老扬雄。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代张元老上许漕》是宋代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锦绣文章已堆满胸,直指权势之府仰中。
蜀地军队星光高挂,万幛宁静如静空。
车队平稳如龙起,犹如一片无边深渊。
阅读才子的奇妙学问,如明镜般明晰清澈。
射箭手心中飘飞的箭矢,清风中本是纯净的。
收起手中脏污的涂鸦,尊重和敬佩识字的老扬雄。
诗意:
这首诗词以代张元老上许漕之名,表达了对权力和势力的讽刺与批评。作者通过绚丽的锦绣与星光来描绘权势之府的富丽堂皇,但同时也暗示着其中的虚幻与浮华。诗中提到的蜀地军队和龙起一渊空的景象,暗喻了权势的高耸和深不可测。而在这种环境中,作者赞美阅读才子的学问如明晰的镜子,能看清权势的真相,同时呼吁飞镝清心,保持纯净的内心。最后,作者表达了对识字的老扬雄的敬佩和怀念之情,强调了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锦绣、星光、龙起等意象的运用,营造了一种瑰丽的场景,同时也通过对权势的揭示,表达了对虚浮和浮夸的批判。诗中的明镜和飞镝象征着对真实和纯净的追求,强调了人们应当保持清心和追求知识的重要性。最后,作者通过怀念老扬雄,彰显了对智慧和学问的崇敬,呼唤人们重视识字的价值。这首诗词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蕴含着普世的思想内涵,给人以深思。
苍帝妃嫔总素装,胜游常是遍江乡。玉楼谪堕迟归去,冷淡工夫笑我忙。
无门为法门,三关何用立。熟处即难忘,又从这里人。
是非一醉了无余,唯有胸中万卷书。已把人生比蘧传,更将江浦作阶除。欲眠宾客従教去,倒卧氍毹岂暇舒。京洛旧游真梦里,秋风无复忆鲈鱼。
后顾茫茫虎穴身,忍将多难累红裙。君看十万头颅价,遍地鉏麑欲噬人。
后命既灵。王人反旆。兴言出祖。饮饯于迈。旍旐泱泱。轺轩蔼蔼。和风弭尘。清晖映盖。
听说西方无量乐。凡夫浅智难图度。随有愿度无不获。何劳萦。珠衣绮馔黄金宅。地似掌平尤广博。八功德水非穿凿。白藕花中胎可托。三生约。如今岂可轻抛却。